资本市场"骨灰级"炒家中国宝安入主深鸿基约半年时间,先后"祭出"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举措:深鸿基公布三季报,修改公司名称;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
其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最引人关注,因为这将转回减值计提1.06亿元,增厚公司利润,再加上三季报中超过6亿元的预收房款,深鸿基今年业绩有望显著好转。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能够跻身2009年“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全明星榜”,不是没有道理的。宝安真把深鸿基"玩转"了。
季报也有亮点
深鸿基季报中有两个亮点受人关注。一是今年1、2季度亏损,第3季度扭亏为盈,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92%,净利润为-1955万元,同比增长65%。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1亿元,同比增长161.8%,净利润为664万元,同比增长124%。增长原因是结转了草埔鸿基花园二期鸿翠苑的销售收入。
从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看,深鸿基依然未受到机构青睐,相比二季度末,股东总数由8.5万户增至8.6万户,筹码呈现分散,第9股东是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有80万股。
亮点之二是预收款项大幅增长。截止三季度末,深鸿基的预收款项高达6.2亿元,较期初增加了1966%,公司解释是房地产项目取得预售许可证,售楼款增加所致。据记者调查,这些项目包括西安的鸿基新城、紫韵,特别是深圳的鸿翠苑贡献最大,大部分楼盘已售罄。
"深鸿基第四季度业绩可能会有惊喜"深圳一位本地券商地产研究员告诉《世界经济学人周刊》记者。同时他认为“宝安近期一系列解决历史问题的举措值得期待。”
解决遗留问题 增厚深鸿基利润
深鸿基的董事会公告,显示出宝安资产运作"骨灰级"的玩家水平。首先,深鸿基改名更"洋气"了,原"深圳市鸿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变更为"鸿基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去掉深圳市三个字,或许传递出未来发展不会局限在深圳。
其次,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公司利润大幅增长。公司与原大股东东鸿信签署了协议,将1.3亿元债权与大股东的5项物业资产进行置换。一旦置换完成,将转回减值计提1.06亿元,预计深鸿基可增加净利润5500~8500万元。
第三,深鸿基准备把鸿基综合楼物业与大股东的鸿基大厦七楼物业资产进行置换,预计将增加利润约600~1000万元。
宝安与正中置业达成和解,宝安因此获得了价值1249万元房产抵偿债权。
如果简单相加,上述利润约为7300万~1.07亿元,对总股本4.7亿股的深鸿基而言,每股收益有望达到0.15~0.23元。如果加上6亿元的预收款项,今年深鸿基的业绩有望超出预期。
宝安系股票集体大涨
"宝安系"股票:中国宝安、马应龙、海南椰岛集体大涨。深鸿基却不涨反跌,但走势已明显强于大盘。深鸿基目前股价无疑高于宝安介入的成本,宝安入股深鸿基是极划算的一笔交易。
宝安将7000万股深鸿基质押给中信信托,申请了2.1亿元贷款。从举牌到控制董事会,再抵押股份拿出现金,"拿下一家上市公司只用时1年半,整个流程可以用完美来形容"一位保荐人如此评价,市场再次领略了宝安资本运作的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