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信箱”不能搞成“家具书”


王攀

12日,记者登陆河南新乡市政府网站的市长信箱,就网帖爆料称信箱回复答非所问的现象进行调查,发现确实存在此类情况,更有一些回复让人匪夷所思。比如,市民投诉水务服务的霸王条款,“新用户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糊里糊涂就被宰了一下。”对此,市长信箱回答:“你好,来信收到,凡事都有第一次,多谢你的批评。”(1月13日《京华时报》)

老实说,现在很多政府网站上的市长信箱就像“家具书”:看上去是书,用手一翻,假书——外面包装精美,里面空无一页。市长信箱也是如此,远看一本正经,近看错漏百出。

最近爆出的一则消息是,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的网上“区长信箱”,对投诉信的字数作出这样的硬性规定:只要超过了100字,投诉信就无法发送。被网友称为“百字投诉”,遭致舆论批评。而更多的则是,五花八门的答非所问和敷衍塞责的应付了事。

政府网站的初衷,是展示政府形象,打造透明政府,更好服务民众。而且,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也为政府的便民服务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但不知道是技术太先进,还是政府的工作人员素质跟不上,以至于政府网站上市长信箱错漏百出。

像新乡市政府网站的市长信箱,网友投诉抢修电话无人接听,市长信箱回答供气减少注意安全,网友投诉糊里糊涂挨了宰,市长回答凡事都有第一次……这些答非所问,显然都是低级的技术错误,就像丹徒区网站的“区长信箱”对投诉字数设限一样。我们以最大的善意推测,身为精英阶层的政府工作人员,不可能犯这样低级的错误。

但在政府工作人员的错误找客观理由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为那些敷衍塞责的回复表示担忧。在市长信箱回复中,那些“已转阅”、“路不好走就绕着走”的回复,则是明显的工作作风和态度问题。而这样的官僚作风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政府工作中,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即是明证。只是,以往是由于政府工作人员和当事人的面对面语言交流,不留证据,难以被人捕捉。但在政府网站上,这些官僚作风就成了“白字黑字”。

社会越透明,越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和态度要求越高。但在透明的网络面前,政府显然没有做好相应的改变。这是市长信箱屡屡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工作作风和态度,那么,市长信箱的问题仍将存在。这是其一。

其二,政府网站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新平台,特别是在网络非常普及的今天,如何跟上时代,而不是把网站搞成“家具书”那样充当门面,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http://news.163.com/10/0113/05/5SSS98JO000120G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