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社会的精神文明与大陆有何差异
——台湾归来答子佑问之六
(王在安 2010-1-10)
子佑:
在社会精神文明方面,台湾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与大陆有何差异?比如在对待残疾人、遵守交通规则、宗教信仰方面有何差异?
王在安:
我的感觉是,从总体上来看,台湾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要高于大陆不止一个档次。
比如,在对残疾人尊重、关爱和保护方面,台湾就做得确实非常好。一个简单的事实是,走遍台湾,无论在哪里,只要有厕所(台湾称洗手间、化粧间),就有供残障人专用的化粧间或厕位。而在大陆,极少有专供残疾人使用的厕所和厕位。
又比如,台湾民众的法治观念普遍很强,敬畏法律、遵守法律深入人心,敬法守法真正成为一般民众的基本理念和自觉的行为准则。
举例来说,按比例台湾汽车的密度要高于大陆,而台湾的道路却不如大陆宽敞。可是大陆虽然满街都是交警和协管员在指挥交通,但由于争先恐后地变道、抢道、超车,却还是经常发生塞车堵路和交通事故。但在台湾,却罕见有塞车堵路的现象,交通事故极少。为什么?因为在大陆,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太多,而在台湾很难见到不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的人和事。
我们从台中到台北的那一天,高速公路上同一方向的两个车道,一个车少行进快,一个车多行进慢,那个车多而行走比较慢的车道上的汽车,没有一辆变道到那个车少行走快的车道,即使那条道上暂时没有车,大家也不去变道超车,仍然老老实实地在这条车多而行进较慢的车道上一辆跟一辆地缓慢行进。
看起来台湾人很傻,实际上人家是非常敬法守法。最终的结果,一是交通事故极少发生,二是由于不乱争抢变道超车,最终可以避免堵塞,效率反而提高了。由于大家敬法守法,就不需要养那么多的警察了,老百姓的税赋也就可以减轻了。
再比如,台湾的宗教与大陆的宗教不大一样,大陆的宗教寺院很难给人以净化灵魂的感觉,而台湾的宗教寺院确实可以给人一种净化灵魂的感觉。例如,我们到了佛光山寺,这是台湾最大的佛教圣地,各种免费自由索取寺院报刊、杂志、口袋书很多,其内容都是净化人们灵魂的小故事和先进理念。一路上的标牌中,各种教人从善、激励人们奋进的理念名言不计其数,令人不断地驻足细品。我们遇到的所有僧人,皆主动停步向你微笑问好,文质彬彬,均给人以学者的高雅感觉。
而在大陆的许多寺院,充满官气、财气、奢侈之气,有的僧人令你生畏、生厌,甚至生恶,哪里还能产生心灵净化的感觉呢?
我认为,大陆社会要达到台湾社会目前的精神文明程度和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其中的关键问题还是能不能启动实质性的政治体制改革。因为如果不能启动以建立宪政民主制度为目标的实质性的政治体制改革,就谈不上吏治清明;而不能解决吏治清明问题,就不能真正扭转由官场政治道德沦丧引起的社会道德沦丧趋势等问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