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网讯 1月12日日召开的青海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决定,决定接受宋秀岩辞去青海省省长职务的请求。1月13日在全国妇联十届二次执委会会议上,宋秀岩当选为全国妇联第十届副主席。全国妇联十届三次常委会推选宋秀岩为全国妇联书记处第一书记。日前,中共中央任命宋秀岩为全国妇联党组书记。这位自上世纪70年代初起便一直在中国大西北贡献青春的女性官员,将在妇女工作上开始新的征程。
这次妇联的人事变动,特别是宋秀岩当选为全国妇联第十届副主席,引起舆论的热切关注,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央的用人导向。中共中央一再强调,对于那些长期在基层、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干部要予以关注,要大胆把他(她)们放在重要岗位上来。这次宋秀岩到这样来工作,则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
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张纪南在宣布宋秀岩职务变动决定时说,宋秀岩同志职务的变动,是中央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出发,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交流精神,通盘考虑,慎重研究决定的。
宋秀岩 资料图片
宋秀岩祖籍天津,1955年10月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1985年9月至1987年7月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习。1993年8月至1995年12月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领导干部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宋秀岩从1971年到1983年在甘肃省任职,历任兰州铁路局西宁铁路分局电务段报务领班、团支部书记、兰州铁路局西宁铁路分局宣传部干部、兰州铁路局西宁铁路分局宣传部副部长。1983年1月,年仅28岁的宋秀岩被调到共青团青海省委任副书记,,此后一直在青海工作27年至今。2004年12月,宋秀岩当选为青海省代省长,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正省级干部。宋秀岩在青海工作二十余载岁月,2005年1月开始担任青海省省长一职。
女省长走到那里都备受人关注
中国新闻社曾发表题为《与中国惟一女省长“谈情说爱”》的署名文章,文章用“秀丽的短发,挺拔的身材,优雅的举止,一袭得体的黑色职业装配上红色衬衣”形容这位兼省长、女儿、妻子、母亲四重身份的宋秀岩。身为全国唯一正职女省长,宋秀岩一直都是媒体焦点中的焦点。
2008年3月,京华时报发表以《豪华办公室不能证明领导水平》为题的文章,指出宋秀岩仍在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办公室里办公。曾经有一名记者到她办公室进行采访时问道:你们这个办公室还不如发达地区一个乡镇长的办公室。宋秀岩毫不犹豫地回答:“领导同志在什么样的豪华办公室里办公、坐的汽车有多少个缸,都并不证明他的水平,也不是和他的能力划等号。”
宋秀岩执政青海期间,青海省经济总量从2004年的466亿元,到去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预计实现1008亿元,经济总量5年增长116%,作为青海省行政一把手,宋秀岩功不可没。
宋秀岩始终坚持自己的“为官之道”,以她自己的话说来就是:“我们是人民的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政府工作的性质所定、职责所系、也是目标所求。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维护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关心群众的疾苦重于一切,解决群众的困难先于一切。”
宋秀岩长期在基层工作,而且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逐步走上来的。在各个岗位上她都干过,有着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中央组织部对宋秀岩的评价是:宋秀岩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年富力强,经过多岗位锻炼,熟悉青海省情和基层情况,组织领导能力强,思想解放,思维敏捷,有开拓创新精神。作风扎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为人正派,谦虚谨慎,团结同志,要求自己严格。宋秀岩同志在青海工作了近40年,为青海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重要贡献,同青海的各族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据媒体报道,作为中国目前唯一的一名女省长,宋秀岩备受关注。然她却低调谦逊,跑遍青海,却很少带记者同行。她说,镜头、笔头要多向下。
宋秀岩还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想的是做事,从来没去追求做什么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她坚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解决了不少的老大难问题,受到了群众的拥戴。
宋秀岩在目前的省部级官员中,拥有较多的比较优势。首先她是一名女性高级官员,从目前的中共政坛,站在核心领导岗位的正部级以上女性高官屈指可数:政治局委员刘延东、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沈跃跃等。相比前面几位,宋秀岩年龄最小,而且她还属于团派,根正苗紅,更重要的是,她長期在青海艰苦地区工作,从基层一线做起,拥有比別人更丰富的资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早前曾讲过,要对西部艰苦地区的官员給予一定的倾斜,宋秀岩自然照例能够享受这个政治优惠。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中央将宋秀岩从青海调任全国妇联,最重要的是让其在全国妇联这个政治平台扩大知名度,为下一步提升积累人脉。宋秀岩长期在西部地区工作,这既是她的优势,也是她的劣势。青海省面积虽然很大,但经济影响力和政治影响力在全国都很低,相应地,全国老百姓和官员对宋秀岩认识不多、不深,而且宋秀岩从没有在中央部委工作的经历,对中枢工作的程序并不是很熟悉,今次将她其调入全国妇联,更是对其高层政治经验的一次考验和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