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飞:面对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el无奈放弃中国的思考


      当自己久别网络评论的时候,今天我再次开始自己的职业评论的更新。面对互联网在2010年前后的举动,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政府对网络监管的力度月来越大,从相关网络企业经营资格,视听经营资格,网络扫黄打非,网络监管与审核力度的加大。中国的互联网正在做新一轮的调整,也许曾经华丽而风云的谷歌也在本次调整中不适应,但政府就是政府。全球没有一个如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的政府。网络监管于是成为目前非常敏感的问题之一。

     2009年1月13日上午,外媒报道Google宣布考虑退出中国市场,随后Google官方博客发布A new approach to China正式宣布退出中国的决定,而国内谷歌中国研发中心目前内部已无法访问其全球研发资源,员工实行带薪休假,业务运营进入休眠状态。促进Google高层做出退出中国这一重大决策主要在于两个原因:

   1. 响应美国政府要求,积极反对“网络限制”
   在中美贸易摩擦越演越烈的同时,美国政府也关注起互联网安全问题,早先伊朗反对派在twitter上散播消息组织行动已造成巨大影响,促使美国立法成立网络战军队。2009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正式下令由战略司令部组建一个负责网络战的次级四星上将级司令部——网络司令部。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号召相关企业进行政策上的配合成为必然。
   而从Google官方博客的发文可以看出,这是一起早有迹象的行动:一是Google今日公布的博文中提出此前已与美国政府有所沟通,正积极与政府合作处理网络安全问题;二是上周希拉里专门宴请Google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Twitter创始人Jack Dorsey,微软研究部门负责人Craig Mundie,Cisco执行副总裁Sue Bostrom,虽然希拉里助手未透露具体交流细节,但十分明显这次宴请与本月21日即将发布的“网络自由”政策紧密相关,该政策主要针对伊郎、中国及古巴等美国认为应对其“网络自由”实行援助的国家,帮助其人民以实现无监管访问互联网(U.S. State Dept to unveil Internet policy - aide)。可以看出,谷歌此举明显是为响应美国政府。
   2. Google中国业务运营未有起色,水土不服困难重重
   做出退出新兴市场这一重大决策并非易事,毕竟中国2008年已成为互联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光考虑政策因素不足以支持Google的最终决定。个人认为,Google中国业务运营多年没有起色才是根本原因。
   Google历年年报中没有披露在其在中国区的收入与盈利情况,仅能看到2008年非欧洲的国际业务收入仅占Google总收入的7%。我们从市场规模来推算,2009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规模为10.2亿美元,按谷歌仅占30%的份额,中国市场能够为谷歌带来收入约3亿美元,跟其2009年预计总收入近236亿美元相比2%都不到。因此,放弃这一市场对谷歌短期内影响并不大,而谷歌中国业务的历年盈利状况个人认为并不理想,但需要进一步的数据证实。
   即使抛开收入与盈利状况,从业务运营的情况来看,Google自2005年进入中国,四年多以来“水土不服”现象仍然十分明显。尽管2006年妥协于政府管制要求推出Google.cn,市场份额由2006年的14.9%上升到2009年的30%左右,但近年来仍然风波不断,去年以来陆续被控网站存在黄色淫秽内容和低俗链结,导致搜索业务遭到暂停,而图书版权问题也在中国广受指责,最近才曝出愿意向中国作家协会道歉。还记得去年12月Google某高管接受采访时谈及对中国区业务的看法,Google想要的是转变为Google in China,而不是现在的Google China,这两者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业务运营状况的不理想、企业经营理念与中国互联网环境的巨大落差,才是最终促成Google选择离开中国的根本。
   如果Google最终退出,将会给中国互联网带来深远影响,双输结果再所难免:一是国内搜索引擎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百度一家独大格局基本形成,网络推广为其主要收入来源的中小网站生存空间再受挤压。从美国NASDAQ市场2月13日Baidu股价报收439.48美元,涨52.99美元,涨幅达13.71%,也反应出了资本市场对于Baidu未来的看好;二是Google近五年来投入的数十亿美金不仅成为“沉没成本”,彻底失去中国这一高速成长市场,战略上的损失远大于收入的损失。
   最终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待。
   最新评论更新:
   CCTV 2 经济新闻联播称,有关人士认为,谷歌退出中国无论是对谷歌本身,对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还是用户都是一大损失.美国政府对Google威胁退出中国市场的两条回应:
   1-希拉里敦促中国政府回应Google关于知识产权受到攻击的声明。
   2-希拉里将会在下周发布一项新技术政策,以帮助人们访问自由的没有审查的互联网。
   据消息,Google北京办公室在几天前就已经加强了保卫力度,必须有员工下来接才准许进入,当然今天也是这样。另外,大部分谷歌中国的员工确实是在今天早晨的会议上才得知此事的。
   几个小时前收到了谷歌公关部门最新官方说法,刚刚看到:“我们对谷歌公司在中国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目前我们正在审视这个决定 ,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专题评论:
  关于全球著名的搜索引擎谷歌在其官方网站发布要退出中国市场的博文,我有不同的看法。以上言论均来自网络评论,但我不否认其观点的合理性。我认为,本次谷歌发布此帖是别有用意,具体以下几个方面做以陈述:
   1.谷歌不是真的要离开中国市场,更多的是一种炒作。
   从市场经营角度而言,放出谣言正好是负面营销的一部分,更多的是一种迷惑大众的假像。为什么如此,作为一个企业不会因为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比如谷歌新闻中发布的遭受中国黑客攻击,导致谷歌邮件系统受到威胁。如果说中国黑客是一个理由的话,那么针对每年全球黑客针对谷歌的上万次善意或者恶意的攻击又做何种解释?难道这也是理由么。
   2.中美关系正是谷歌做重大调整与决策的风向标。
   谷歌,作为全球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自然上一家美国公司,针对美国对全球信息安全或者说情报搜集至关重要,从战略角度而言,谷歌将作为美国信息搜集与数据分析最重要的核心企业之一。因此,谷歌在中国也就有特别的意义。鉴于目前中国政府针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谷歌也就成为网络搜索企业的当红审核对象。但特别就在于谷歌美国的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角色。

     3.谷歌营销策略对应百度被黑,搜索引擎也玩负面营销!

   谷歌这一招又是以退为进的隐含进攻战略,针对谷歌在中国的利益本身。不论丛那个方面考虑,谷歌根本不会因为舆论的风波而退出中国。中国人有句话:以退为进,方可大成也!难道谷歌目前不是如此,作为全球著名的搜索引擎,未来中国与当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与网络市场,难道谷歌就这样离开。谷歌的董事局不糊涂,反而我觉得是一种明智。
  谷歌是资本的谷歌。为了最大的利润,资本会成为支持决策的力量。谷歌放言退出风后,谷歌周二在盘后交易中股价挫跌1.3%。这伙仅仅是公开的一篇博文。这表明:资本的力量会促使谷歌决策者冷静思考他的中国策略。
  特别是最新消息显示:谷歌的北京办事处“在开电视电话会议,业务几乎休眠”。就更增加了这件事情的神秘色彩。因此,目前此事已经成为网上的一大热点。我觉得,越是这样,越需要冷静思考。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谷歌这一招,是有着明确的战略意图的。从战略学角度讲:是以退为进。我觉得谷歌应该充分认识:中国市场对于谷歌互联网战略的重要性。谷歌作为一个跨国企业在国际化战略中,应该加强进入国的法律的守法性和文化的认同性。而且,特别要认识到:一旦真的撤离中国,断裂后的修复、撤离后的进入,对谷歌将更加困难!
   针对2009年1月12日的百度被黑事件,我觉得作为谷歌(Googel.com)肯定做了重要的营销调整,根据市场突现的良好氛围,借助事件本身,进行一次负面营销也是高明之举。在大家都在为百度被黑的消息驻足的时候,为什么这不是一个借东风的时候,在商业角度没有永远的不舍,只有利益的最大化。

  4.谷歌向北京施压 不满中国网络监管与政策

   根据最新收到的消息,中国外交部已经发布新闻发布会针对谷歌退出中国市场做以回复。外交部回应谷歌退出:中国的互联网是开放的!这对于目前全球著名搜索引擎公司谷歌而言是一个怎样的消息。2010年1月13日消息,谷歌日前表示正在评估自己在中国商业运营的可行性,并可能完全退出中国市场。谷歌向北京施压不满中国网络监管与政策。谷歌透露,他们遭受了据信来自中国大陆的重大网络袭击。谷歌中国对此消息沉默以对。
    而此次谷歌与中国政府之间的相互磨合,我相信必然是政府要做出相应的举动做以回复。而本次新闻发布会就针对Google(谷歌)公司计划退出中国市场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十四日作出回应。她表示,中国的互联网是开放的,中国政府鼓励互联网的发展,鼓励为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如果谷歌在其他国家我们不可以凭空去评论,但这是在中国。为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事情,更是这个国家民众的希望。因此,谷歌有必要放下高贵的额头,配合中国政府的互联网监管事务是最明智的。但这似乎又触动着美国的利益。中国的原则不会改变,谷歌已经不是第一个,所以要在中国更好的开展业务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配合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