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12月至今,房地产市场进入了政策调控的密集期,中央政府接连6次出台宏观政策调控2010年房产市场的发展走向。根据2009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2010年货币政策的着力点将由“宽松”转为“适度宽松”,主要是因为2009年中国经济逐季走高,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价量高涨,信贷风险凸显,加剧经济结构失衡。
1月12日晚,央行突然宣布: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其中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6%,中小银行将达到14%,这意味着2010年中国银行体系的信贷规模将减少约2500亿—3000亿元资金。
目前银行在房地产领域的贷款主要包括开发商的开发贷款和个人的购房贷款。此次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意图非常明显,希望借此达到有效预防泡沫风险和投资投机行为的目的。国有大型股份制银行的信贷额度本就充裕,其政策影响相对较小;一些股份制中小银行在2009年房地产市场火爆时信贷规模较大,甚至一些银行的信贷量已超过了全年计划总额,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只会减少一些股份制中小银行可用信贷额。个人房贷风险对各家银行来说还相对较低,且个人贷业务是银行的基础市场份额,所以各家银行将会根据市场情况及自身信贷实情适当调整对公与对个人业务的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国家烟草专卖局下属子公司已悄然组建中维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高达30亿元。连垄断暴利行业的代表烟草专卖局都染指房地产开发,可以想见在实体经济回暖并不理想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发已经成了很多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眼中的唐僧肉和救命稻草。2009年6月,号称“北京地王”的广渠路15号地也被中化集团旗下中化方兴公司以40.6亿元的天价获得,溢价率高达146.51%,由此掀起了中央企业进军房地产开发领域的热潮。
无独有偶,曾经红极一时的家电上市公司——春兰股份(600854)于1月13日宣布,向其子公司泰州星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增资3.93亿元,期望通过介入房地产开发获得业绩支撑,以此保住其上市公司的壳资源。此外,2009年,华菱钢铁出资2000万元成立全资房地产公司,深华发A拟募资近9亿元投向房地产项目,申达股份拟与控股股东上海申达集团进行总金额约2.66亿元的资产置换,彻底向房地产行业转型。
考虑到2009年房地产市场的异常火爆,土地市场交易日趋频繁,房价成为支撑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中央政府连续出台的6大宏观政策是希望遏制过快增长的房价,减少非房地产企业、国外热钱及国内游资对该领域超额利润的不合理预期。由于政策调控的滞后性和具体执行力度,实际效果还有在3—6个月后才能显现出来。
附录:近期中央政府出台的6大宏观调控政策
|
时 间 |
政 策 内 容 简 述 |
1 |
2009年12月9日 |
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会议上提出,营业税征免期限从2年恢复为5年。 |
2 |
2009年12月14日 |
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会议上提出“国四条”,明确表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 |
3 |
2009年12月17日 |
五部委出台土地调控新规,明确开发商以后拿地,分期缴纳全部土地出让价款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特殊项目可以约定在两年内全部缴清,首次缴款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款的50%。如果开发商拖欠价款,不得参与新的土地出让交易。 |
4 |
2009年12月23日 |
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联合发布出台2010年营业税征收细则。 |
5 |
2010年1月10日 |
国办下发的“国十一条”,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稳定市场预期。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严格按照风险定价。 |
6 |
2010年1月12日 |
人民银行宣布自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中国央行自2008年6月7日后近19个月来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