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网”字出现的频率逐步加大起来,诸如“智能能源网”、“物联网”、“智能电网”等词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最近随着加快推动电信、广电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刚刚尘埃落定,“四网融合”已波涛暗涌。笔者非常纳闷,政府为何要推出如此多的“网”来,这到底是要“网”什么?
2009年,绿色经济、智能电网接踵而来,迅速点燃了这个尚未摆脱危机梦魇的世界,一场围绕新能源、新电网体系的变革由此而来。智能电网有望成为电信运营商的新蓝海,如果电信、电力行业达成大规模合作,乃至实现电网、信息网和通信网的融合,不仅有利于改善我国能源结构,而且对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转型,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据相关媒体介绍,此前国家电网公司就“四网合一”与中国电信等相关企业进行过沟通,但中国电信认为“这是电信自己的事情”。的确,垄断行业谁都不想把自己的利润转手让人,各种“网”的出现肯定会使得行业内原有的价值链条将被打破价值链,因此彼此之间进行着更为激烈的竞争。这正是政府为照顾各方利益不断推出多种“网”来平衡他们的利益,难道政府就不为老百姓的利益考虑考虑,如果一些人、一些集团老想依靠垄断赚黑心钱,大众的利益谁来维护?因此理顺在多“网”未来发展中政府、企业、监管机构的不同使命分工等诸多问题,或许是新一轮多“网”维新运动中,更为“靠谱”的抉择,也是政府下决心打破垄断,真正为人民利益考虑的时候了,垄断不除,人民利益如何能得到保证,最终改善民生只能是一句空话!
受到大风大雪的影响,“煤电油运”的供应又出现了紧张局面,年年如此,只是今年受到的影响更大,“能源安全”的话题在这个冬天格外突出,而这也是困扰中国经济难解的结。为了破解这一矛盾,从中央到地方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我们仍很难相信,明年的这个时候,“气荒”“电荒”“煤荒”会不会再卷土重来。
真正要让经济走向快车道,必须彻底改变过去粗放型的能源利用向高效清洁能源转变,而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质量,减少能量的损耗,已经成为当前电网发展的当务之急。09年8月11日,成都双流机场停电导致数万名顾客滞留4个多小时。原因是双流机场110千伏民航变电站10千伏分段930开关着火,发生这么大的事故,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智能电网代表着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最新方向,有专家指出,智能电网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旦实施将有力于可再生能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大大降低能耗。到2020年,发展智能电网节约的煤炭可能相当于目前全年发电用煤的一半。在智能电网规划中,电力线上网是最引人注目的内容之一。据介绍,目前只有部分家庭拥有电话和宽带,但所有家庭都用电,电力线上网比其他各种上网方式都拥有更多接入用户。实际上,电力线上网早在5年前技术就已经基本成熟,并在多个地区进行了试点。
09年12月1日,据媒体介绍,中国联通与南方电网在广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谱写了通信企业与电网企业优势互补的新篇章,也为3G技术助力构建智能电网带来无限期待。双方将有效整合各自固定通信和无线通信资源,南方电网下属企业可享受中国联通“一点接入,五省服务”的全程全网服务。中国联通还将为南方电网提供基于WCDMA技术为核心的移动信息化应用,协助南方电网实现移动化办公,构建智能电网。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14日在2010年工作会议上表示,按照2009年3085.6的投资计划额来看,需要按每年复合增长率30%计算,至2011年时,总投资额为1.23万亿,同时,国家电网在2010年的投资计划是完成电网建设投资2274亿元,大幅下调25.56%,这样才能正好完成国家电网的原规划,但从过往投资增量来看,这个增速显然是过高的。笔者不禁要问,那么由于电网设施落后,造成的人民生活受压、电荒等损失是多少?这个损失不大吗?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如今,这句话也适用于中国政府当前的铺“网”动作频繁,但如何铺就一张集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于一身的“智能网”真正服务于人民,无论是从拉动投资,促进经济迅速企稳回暖,还是从致力于未来的经济建设,乃至抢占未来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先机的角度,智能电网都成为了众望所归的“万能电网”。虽然上述智能电网的建设已如火如荼的展开,但令人玩味的是,直到今天,有关智能电网建设的基本策略却仍尚存争议。
附:智能电网的七大特征
1.自愈对电网故障做出反应,快速解决,减少停电时间和经济损失。
2.互动商业、工业和居民等能源消费者可以看到电费价格、有能力选择最合适自己的供电方案和电价。
3.安全建设初期就考虑彻底的安全性。
4.提供适应21世纪需求的电能质量不会有电压跌落、电压尖刺、扰动和中断等电能质量问题。
5.适应所有的电源种类和电能储存方式允许即插即用地连接任何电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电能储存设备。
6.可市场化交易支持持续的全国性的交易,允许地方性与局部的革新。
7.优化电网资产提高运营效率在已建系统中提供更多能量,花费很少的运行维护成本。
如此多的“网”到底是要“网”什么?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