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归》千人计划专刊





 
 
 本期前言 2010-1-6
 要闻·胡锦涛会见海外人才和优秀留学回国人才代表 2010-1-14
 要闻·海外留学人员座谈会8月17日在京召开 2010-1-14
 要闻·中央出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意见稿 2010-1-14
 政策回顾·中央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大事记 2010-1-14
 政策回顾•改革开放30年海外人才引进工作综述 2010-1-14
 政策问答·实施海外高层人才引进计划的中组部答问 2010-1-14
 政策解读•千人计划的申报要求和程序 2010-1-14
 李源潮:应对危机—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2010-1-14
 新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对欧美同学会的人才工作寄予厚望 2010-1-14
 韩启德:发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在海外留学人员座谈会上的致辞 2010-1-14
 新闻·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无锡)论坛北京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2010-1-14
 新闻·中国,用什么影响世界?——国家形象论坛在京召开 2010-1-14
 新闻·CCG发布2009中国留学人才发展报告 2010-1-14
 建言献策•CCG完善“千人计划”的相关建议 2010-1-14
 实践·无锡“530”计划的探索与总结 2010-1-14
本期前言
 
    “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中国留学大潮自清代官派“留学幼童”以来,先后涌现出从孙中山、黄兴到陈独秀、李大钊再到周恩来、邓小平以及江泽民、钱学森、邓嫁先等杰出的归国留学人员。改革开放以来,还有大批归国留学生投身于市场经济领域掀起了“创业中国”的大潮。这些优秀留学生的归国报效,无论是从事“拯救中国”还是“建设中国”,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甚至可以说改变了整个20世纪的中国。
 
   如今,已经进入21世纪,中国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已经坐拥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是世界第二大对外贸易国,即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让世界由衷惊叹。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也感觉到了中国在软实力建设上的不足与缺陷。中国令世界印象深刻,不应只有经济奇迹,出口的服装、玩具、电视机以及正在升级的计算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多民族形成的统一国家是一个由思想、观念、文化等组合而成的“想象的共同体”,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没有精神上的感染力只有表层经济的吸引,就难有由衷的信任与归属感。或者说,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还需要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各领域的高端人才包括留学人才来贡献力量。 

    这也是我们决意将《海商汇》改刊为《中国海归》的原旨。《中国海归》将继承过去,依然是欧美同学会商会会刊,但又将整合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欧美同学会青年委员会、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等新鲜血液,以更宏观、更深远、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中国海归,以期为海归以及中国做出更广阔全面的服务。 

    人才是发展知识经济、创新创意产业的“第一资源”。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构建和谐社会,完成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国还需要凝聚各界人士的才能和智慧。其中,最富创新意识、最有创新活力、最具创新能力、独具东西方兼容优势的高端留学人才,是国家重要的国际合作桥梁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时曾称:“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要妥善安排。这个政策不能变。告诉他们,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 

    而正在实施的“千人计划”,正是当下引进高层次人才以完成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优化升级、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重大举措。目前,“千人计划”已引进326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建立67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在中央“千人计划”的带动下,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山东、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省市以及大连、无锡等城市都纷纷启动了地方的“千人计划”。最近大连举办的海创周和无锡即将举行的海归创业发展论坛,都体现了这一点。我们还相信,“千人计划”的意义与贡献将更为深远。因此,《中国海归》首刊将推出特别策划——“千人计划”专刊。 

    回望中国百年多的留学史,一代又一代学子怀揣梦想,负笈海外,探求振兴中华的道路,如周恩来总理所说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大批留学生归国后,又投身于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付出了毕生精力。其中,欧美同学会商会里也不乏这样归国的有志之士。我相信,当越来越多的高端留学人才愿意回来服务祖国,报效祖国,中国的未来一定会变得更为美好。  

                                                                                  王辉耀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