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证券 徐一钉
有私募人士认为,之所以市场在股指期货这样重要的消息出来后还不涨,并且对央行上调准备金率的举措过度反应,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资金不愿意进场
黄婷
“本周市场的大起大落,是由于资金利用了这次震荡来撤退。”一位机构分析师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年前中国平安[51.08 0.20%](601318.SH)赎回股票型基金,到现在基金纷纷唱空,都说明市场上的大资金早已看空市场。
全周沪指整体上涨28点,收报3224点,涨幅0.88%;深成指跌3点,收报13264点,跌幅0.02%,两市成交额较上周明显放大。
资金不愿进场
上周五,证监会宣布,国务院原则同意推出股指期货,开设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正式获得批准。不少市场人士预测本周一市场将出现逆转行情。但当天大盘受利好刺激大幅高开后并没有继续向上拓展,而是随后出现震荡回落走势,上证指数收盘仅小幅上涨0.52%。
但周二市场对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的消息给予了积极回应,大盘在石化双雄等权重股的带领下,表现出强劲的回升行情,当天上证指数大涨1.91%,深成指上涨1.67%。两市累计成交2944亿元,较周一放大87亿元。
就在阳光还未来得及普照、市场欢腾气氛还未散去的时候,周二晚间消息面上又卷起一片乌云。
中国人民银行周二晚间宣布,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自2008年6月以来再度动用这一紧缩型货币工具,周三全球市场立即作出反应,股市跌幅普遍扩大,原油价格一度大跌1.5%,上证指数当日暴跌3.09%。
对于央行的这项举措引发的市场暴跌,广发基金认为,是由于本次准备金率上调早于预期。广发基金分析,本次调控或将延续2003年从上调准备金到行政调控再进行加息的调控思路,年内准备金率或许还有1~2次上调空间,加息频率和步伐取决于美联储的退出进程,从资金面看市场短期内将承受一定压力。
上海一位私募基金人士也认为,之所以市场在股指期货这样重要的消息出来后还不涨,并且对央行上调准备金率的举措过度反应,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资金不愿意进场。“权重股当中基金拿了很多筹码,基金在高位建仓,没有人在高位接货,基金就得低卖,而低卖了之后基金就更难再建仓了。”该私募基金人士说。
从数据上看,暴跌中做空的“罪魁祸首”也是机构。“全景数据决策终端”的监测数据显示,周三深沪两市合计净流出资金208.01亿元,其中机构资金净流出142.83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65.18亿元。
广州一位基金经理对本报记者称,今年政策面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本周消息面的情况就已经反映了这一点,出于对政策退出的担忧,在近阶段仍然会持谨慎态度。
预期负面后市谨慎
在经历了多空消息轮番轰炸之后,本周最后两个交易日A股市场在基本面向好的预期下逐步走稳,一直以来萎靡不振的地产股也在周五再现“王者归来”的态势,卧龙地产[16.97 9.98%](600173.SH)直击涨停。但对于地产股是否能够真正启动,广州一位分析师指出,无论从资金面和技术面看,目前房地产板块出现反转式大行情的概率很小,但短线资金可能会对部分地产股的年报行情进行炒作。
而对于后市,不少券商和私募基金人士也仍然持谨慎态度。
民族证券的分析师徐一钉认为,目前沪深股市资金已经出现瓶颈,2010年出现系统性机会是小概率事件。与快速增加的新股供给相比,短期内资金面捉襟见肘,主流资金只有以牺牲大盘权重股为代价,换取中小盘题材股的上涨,来维持资金和筹码的平衡。一旦赚钱效应下降,随着场内资金活跃度的下降,A股重心恐怕将出现下移。
中原证券则认为,本次国内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严重影响投资者的市场情绪,并将改变投资者的未来预期。其次,市场预期一季度的信贷规模降低,随着准备金率的上调,银行信贷的投放规模可能会低于预期,这将对A股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以上的两大负面预期,A股市场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能完全消化。”中原证券指出,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A股市场博弈于基本面的实质性好转与货币政策的预期收缩之间,大盘一直表现出反复震荡的走势。在未来一段时间,金融股、地产股及金属类股或将受更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地产股。
“除此之外,我们更担心的是,在当前的敏感阶段如果出现诸如大盘股IPO、巨额再融资、外围市场暴跌等超预期的市场行为,A股市场出现调整的幅度或许会更大。”中原证券表示。
北京一位私募基金人士也认为,市场对货币紧缩比较担心,而且今年政策面上的不确定因素也让资金进场比较迟疑。“今年股市的表现不会太好。去年很多券商预计今年能达到4500点,我觉得可能性不大。上涨不会太高,下跌也不会很深,跌破2500点可能性不大。”该私募基金人士说,近期还是会保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