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是相当浓厚的,朝圣一般,至今中国大陆无缘诺奖,中国人真的是命苦,泱泱大国,号称五千年历史文明居然无缘诺奖得不到世界文明社会的承认认可,大陆十几亿之众真有点呆若木鸡,哑口无言以致无所适从,其实大可不必的,现在世界拥有将近五千万的华人散布世界各地,其实的中华文化早已随着他们传布到了几乎世界所有的角落,中华文化对于世界早已不是陌生和新鲜的事物,最早的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很年轻就摘得了诺奖,真的年轻得很,杨振宁后来说,对于中国也许有比得诺贝尔奖更重要的事值得去做,值得去从事,这话说的其实是有道理的,是值得深思的。转载下文。
陈希我:诺贝尔文学奖只是一张膏药
|
文章来源、作者:陈希我 发表时间:2009-12-17 12:31:43
|
1、现在有这么一个现象,很多中国媒体和读者都对勒克莱齐奥的作品认识不深或者觉得抽象难懂,却因为他的身份而仰视和追捧他,所以有人说大家是爱诺贝尔奖而不是爱文学。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答:这种说法确实有道理。只要看看中国人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近乎病态的敏感,就清楚了。这里不仅有追捧,还有嫉妒,特别是作家。比如对高行健的得奖,中国作家普遍否定之,就基本出于嫉妒。原来觉得他有价值,现在你丫得奖了,就踩你。于是他们的评价跟当时的官方作协的表态殊途同归了。但在否定的同时又不能自已地仰视了。特别是现在中国人普遍不读文学作品、不认真读文学作品,在这种情况下,靠什么作出判断?只能通过头衔。我很奇怪,克莱齐奥的作品怎么会难懂?很深邃吗?只要看看他喜欢老舍和巴金就知道了。 2、中国人的诺奖情结由来已久,您作为新一代的在国外生活和写作过的作家,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诺贝尔文学奖是个重要的奖,但不是唯一重要的奖,甚至我觉得,它不是最好的文学奖。瞄着这个奖有什么意义?从根本上说,作家获奖不获奖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作品是否有价值?我们也没必要太在乎这个奖。当然不要太在乎,并不是闭关自守,现在很有这方面的苗头,连17年的文学也有人要翻案了。我们没必要神化国外的文学,实际上,整个文学写作在衰退,全世界如此,在这衰退的格局里,个别中国作家写得也并不差,但我们的体制剪断了这些作家的翅膀。 3、有人说要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得设立一个权威的文学大奖,您觉得这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吗? 答:自己设立一个文学奖,当然可以,反正现在中国据说有钱了,什么事情办不成的?我们这国家长期很穷,暴发户总是企图拿钱解决问题。但文学价值不是钱能解决的。自己设立文学奖,问题在于出于什么动机?是因为我老是得不到你的奖,我就分庭抗礼?我看提这个建议的人,基本是这种动机,至少是有这个潜意识,这就有问题了。如果是这样,我建议这个奖颁奖仪式上大家都穿汉装,行叩拜礼,哪怕被世界看做怪物,也是中国特色,反正文学没有标准,搞怪就是硬道理,我说有价值就是有价值。弱者就喜欢搞自己特色。弱者心态是无助于文学发展的,设个奖,搞得再热闹,也无助于张扬自己的文学观念、推广自己的文学,也“权威”不起来。 4,您怎么评价诺贝尔文学奖在当下世界的意义,对于当下中国的意义? 答:文学对我们生活的意义越来越小了,我记得克莱齐奥也这么认为,现在已经不是萨特的时代了,认为文学能改变世界是狂妄的。人们甚至也很少通过文学来寄托自己,除了个别的人,在中国,人心浮躁,这种人就更少了。现在谁还拿着文学期刊或者文学书籍埋头研读或者向人热心推荐?基本会被看做白痴。二十年前可以用文学勾引女孩子,现在有了女朋友,你说你爱文学,只能把她吓跑。在这种情况下,诺贝尔文学奖的意义也可想而知了。明白地说,诺贝尔文学奖只是一张膏药,对被贴的作家来说,具有疗治的功效,对外人来说,只能表明这部位出了点事,当然如果用这点注意力制造些事件也是可能的,但那跟文学无关了。 5,您如何评价勒克莱齐奥?以及最近几年的获奖者。他们能够代表当下文学的最高成就吗? 答:克莱齐奥的作品读得少,虽然有些翻译,但没看出特别的感觉来,就没有读再多。印象中写边缘人居多,但这只是个基本态度。作家就是要立足于边缘,用边缘的态度写边缘人的状况。但是有了这基本态度之后,作家还应该有所作为。在我有限的阅读中感觉,克莱齐奥做得并不是很杰出,至少没让我惊异。我们看作品、写作品也常如此,仅止于基本态度,比如反映生活、人道主义、理想、真善美。文学不能有太明显的倾向性,单一的、正面的价值观是要回避的。当然我不是在强调写邪恶,实际上,诉诸文字的人是邪恶不到哪里去的,即使是萨德。文字有审视力,不仅审视世界,也审视作者自己的态度。我更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的作品里充满了神性,但是他却是用纷繁的方式,这方式不只是作者的写作方式,而是作者的看待世界的方式,更深说,是他自己内在的矛盾和彷徨。 最近几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比较喜欢的是莱辛,以及库切、耶利内克的某些作品。理由很简单,他们让我感觉我没能达到,至少是目前力不能至。今年获得者米勒的,很遗憾我没能读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未必能代表当下文学的最高成就,也没有一个文学奖能够这么囊括。我说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优秀作家,但也并不一定是站在文学的顶尖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