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四十九)
道德有不同的境界。社会利益是大德,团体利益是中德,个人利益是小德。在利益的取舍上,应当是中德高于小德,大德高于中德。
道德既表示一种规则,也表示一种守规则的意识。
真正的道德者应当是将道德作为一种目的,而不是手段。
中国社会本质是缺乏道德的。由于面子文化的作用,所以,中国人追求道德,主要具有工具意义,是做给别人看的,而不是自己的内在追求,道德在这里就是一种工具。所以,中国人的道德是面子道德。既然是面子道德,所以,道德就是不道德,社会在本质上就是缺乏道德的。
康德说:“善良意志之所以为善,并不是因为它所促成的东西和它所实现的东西,也不是因为它易于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仅仅是因为意愿为善,也就是说,它是善本身。并且,就其本身来说,它自身就是尊贵无比,任何为了一种偏好而产生的东西,甚至所有这些偏好的总和都不能望其项背。”
道德只所以为道德,也在于道德本身,而不在于道德之外的东西。
说中国人缺乏道德只是就普遍意义而言,也有少数道德者。
道德者是世俗人献给上帝的祭品。
道德者也是引领世俗人走入天堂的带路者。
当一个人忧郁时,就要问问为什么忧郁?
忧郁既是一种防御机制,也是一种破坏机制。当你陷入忧郁时,说明就需要在生活和工作上作出调整。同时,忧郁的心情对个人身体也是一个破坏。忧郁就是心灵的天空布满了乌云,心灵没有太阳,生命就要萎缩,所以,人生要尽可能躲避忧郁。
在忧郁时,阅读是一种解脱的方式。
想想人生,最终都是日常生活。多大的官,都离不开日常生活,剩下的,就是虚的。但人们往往是为了虚的而耽误了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人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搞好日常生活,就有了好的人生。过一个日常生活,同时遵守道德的要求,就是好的人生。
道德的第一层次是平等;道德的第二层次是奉献。而奉献有不同的层次,立足于社会利益层面的奉献是最高的道德,而立足于团体利益层面的奉献只是一个中德,小德就是立足于个人利益层面的奉献。
恶就是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奉献。
让人民富起来是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本措施。人民富起来,就有需求。
凯恩斯通过刺激需求来消除经济危机,但当人民不富时,刺激需求的效果就是有限的,同时,一味地通过增加政府的需求副作用也是巨大的。
凯恩斯刺激需求的政策也有可能诱发银行危机,而银行危机又会诱发经济危机。
所以,凯恩斯的刺激需求的政策虽有短期效应,但从长远看,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办法。
从长期看,解决好大多数人的富裕问题,这是解决经济危机问题的根本途径。
人民富起来,需求就是内在的。而凯恩斯所刺激的需求只是一种外在的需求。
所以,从长远看,如何让人民富起来,这是政府政策的重点所在。
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是让人民富起来。
若社会上只有一少部分人富起来,而大多数人是贫穷的,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危机就会导致社会危机和社会动乱。
若社会上大多数人是富裕的,则即使产生经济危机,也不会产生较大副作用。
人民的富裕就如海绵,危机就如水。人民越富裕,海绵就越厚,吸纳水的能力就越强。
以文本形式存在的历史总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一是写文本的人总是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来写文本的;二是解读文本的人也是带有一定倾向性的。所以,历史也是一种主观历史。
真实的历史也许永远藏在历史深处。后人总是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去解读过去的人与事,其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文化也是变迁的。
道德是幸福的源泉。有德之人也就是有福之人。
静静的思考,是获取智慧的一种途径。心灵的安静是最大的福。
思考是一种存在形式,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存在形式。
宋圭武2010-1-16 写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