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育期盼什么?
“工资涨涨,物价跌跌,国家繁荣,社会平安,家庭幸福”;“居者有其屋,病者能有医疗保险,学生能免费入学”;“贪官少贪点,百姓平安点,社会稳定点,世界太平点”;“房价不像《蜗居》,生活没有《2012》,感情参考《我的青春谁做主》,开心幸福随时《潜伏》,万事如意一切《顺溜》”......时钟敲响,数字轮转,当2009变成2010,网友说:新的一年要“快乐带头,幸福跟上!”
如果说以上文字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心声的话,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似乎还有更多的期望。盘点2009年,轰动全国的教育新闻事件可谓层出不穷。而在总结中国的教育现状时,有人也曾经说我们的教育结果是学生只会做题,不会做事;学生只有奴性地服从思想,没有独立人格;学生只有迷茫,没有个性的追求;学生只有空谈,没有实业.......甚至更加担心地预测:假如现在如果再发生外敌入侵,我们还有人能去应敌吗?现在的学生的体质很差,由于娇生惯养,再加上现在的学校培养模式,中国教育出来的已经完全失去了“斗志”!于是,在种种的指责当中,教育者话语顿失,负重累累。
笔者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饱受了人间甘苦,领略了世间风情,也领教人们对于教育的冷眼与嘲讽。如今,09年已经随风而逝成为了历史,2010已款款地向我们走来并拉开了崭新的帷幕。在种种的迷茫和期待中,教师们又在憧憬什么呢?
一、教师一向被视作社会中与孔方兄离得较远的“奉献阶层”,一直也就不好意思多谈经济待遇。但随着绩效工资的政策出台,提高教师待遇似乎即将成为现实。然而谁知由于地域的差异,不少地方再次给农村的教师上演了一出“空调”的闹剧,于是在绩效工资只不过是“讥笑工资罢了”的幽默中,教师们由衷感受到了“忽悠”的魅力和身份的卑微。实际上,作为农村教师无论如何也是不敢奢望与公务员平起平坐的,更不要说什么“高于”了!他们目前唯一期望的是,能够达到城镇教师的工资水平也就会感恩戴德、涕零之极了!—— 但愿城乡教师收入的巨大差距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希望我们的政府能早日把差距缩小,我们也期待:同是站在三尺讲台上的老师,能够享受到一样的待遇!
二、长期在教育行业工作的人士常常会有不少怨言,就是上面变得太快,更不上今天一个概念明天一项工程。搞教育的人有句惯用语就是“按教育规律办事”,可是,我们总有不少违背规律的事发生,而且这些事还逼着懂教育规律的人不得不从。无疑,“小改天天有,大改三六九”让基层校长和教师疲于奔命,苦不堪言并直接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协调与不可持续性。2010年,能否少一些“瞎指挥”、“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呢?让懂得教育的专业人士来办教育,让学校有一些自主和自由,可以得到实现么?
三、教育本来是值得老百姓信赖的,在我国数千年历史上,教育第一次被社会各界怀疑,破天荒地遭致了社会各界的嘲弄与谩骂。众多人士早已指出,中国教育最为人诟病的乱收费问题,祸始于“失范”的教育产业化道路。在一个缺少社会良心追问和制度约束的发展路径上,教育界正迅速演化为一个强势的利益集团,并出于自身利益优化的目的日益从社会总体关系中疏离出来。在这样的关系框架中,截留中央财政对教育投入的现象异常普遍,教育腐败和学术腐败日益猖獗,职称评审的唯金钱至上,学术认定的唯证书主义,教学评价的唯暗箱操作,学校评估的唯招待论英雄等等,真是林林种种、叹为观止。——教育公平是比财富公平更重要的社会公平!设若国家将教育公平纳入政府政绩,把教育公平和官员的乌纱帽挂钩,他们还会把教育当做当做产业去经营么?
四、“学校安全无小事,学生生命重于泰山。”“以学校安全工作为重点,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和谐校园,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于是“安全第一”就成为了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宏大的主题。无论出了什么安全问题,教育行政部门的长官要先追究学校的责任,校长要追究老师的责任。而很多学校和老师有了一两次的“教训”之后,就成了“惊弓之鸟”,使得很多导致学校日常教育功能发生了扭曲。——学生安全固然重要,但在强调学生安全的同时,能否让教师也有一些“安全感”呢?
五、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基础工程,需要国家的巨额投入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个工程没有搞好,就培养不出有信仰、有道德、有理想且身心健康的人才,没有人才何谈民族振兴、何来国家富强?而面对新时期文明与进步这一人类发展的主流和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经济与科技一体化格局,我们的社会却不断地演绎着信仰迷失、道德沦丧、理想破灭与精神空虚的丑闻,嫌贫爱富、贪图虚荣、坑蒙拐骗、虚情假意、假冒伪劣的事件层出不穷,网络媒体更是倍加推崇暴力淫欲,这些社会现状难道不是教育的尴尬所在吗?——“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社会啊,您能帮助已是千疮百孔、病入膏肓的教育吗?
……
2010的新篇章已经开展,我们已感受到了祖国巨大心脏的搏动;但在努力与奋进的展望和憧憬中,请别忘了锻造教育的辉煌!
(李吉明2010年1月1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