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绝佳设想总是不断的出现,当我走进工作室对他们说,我今天又有了一个很好的想法,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呻吟起来,他们知道这意味着计划又要延期3个月。——前暴雪娱乐核心设计师 Dave Brevik
在游戏行业里,有一个销售原则是同影视业相同的,即销售旺季,在暑假和寒假期间,游戏往往会买的特别火。原因很简单,青年人此刻有空。毕竟不管是游戏也好、电影也罢,其消费群体有极大一部分是大中专院校学生。这使得大多数游戏公司将一年的核心游戏发售的日子定在了这个旺季之中,以至于甚至于在所谓的“淡季”,你都看不到特别优秀的游戏作品。
可对于一贯坚忍的暴雪来说,这一旺季理论就不难么吃得开了。尽管暴雪创始人之一的迈克·莫怀米也承认,每年第四季度的销售总是比较好。但是该跳票的时候还是的跳票,不够完美的作品,永远不应该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出现在市场上,哪怕是旺季。《燃烧的远征》和《暗黑破坏神》的发售都因为这个理由,没有赶在传统的销售旺季,但最终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等待最佳的机会
这恰恰体现出了暴雪坚忍狼性的另一面,坚信胜利会属于自己,就算是10%的那一部分成功机会被狼发现了,但也需要等待,或许自己不够强大,或许此时进攻会遭遇到强劲的对手进攻,哪怕是过了午餐时间,甚至过了夜宵的时间,狼也会选择等待,等待到自己能够一击成功之时。
以资料片《燃烧的远征》为例,暴雪依旧延续了跳票的传统。在研发上补充了很多的内容,以至于一再推迟原定的发售日期。直到研发出真正达到他们内心对这款游戏的期望的那一天,暴雪没有任何犹豫也没有任何预告,立刻在当地时间凌晨发售,一天卖掉了240万份。这依旧源于一个信念,即旺季也比不过游戏的品质,所以暴雪情愿为了游戏品质而放弃旺季,选择跳票。
“做好一款最新的游戏的确是太重要了”迈克·莫怀米如此解释他们的跳票哲学:“暴雪公司从来不做在市场上被认为是不优秀的产品,也就是我们对自己公司的生产和标准有着非常高的一个要求。只要这款游戏打入这个市场,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有自信心认为它是最好的、是最优秀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质量方面是不会妥协的,所以有些时候产品的上市并不是很及时,有的时候我们会推迟,有的时候会朝后走,甚至改变它的开发方向。目的只有一个:因为我们的标准设得很高。只有把这款游戏做好了,才能向市场有个交待。也就说我们从来就不会为了一些时间的进度,赶一个年,赶某个季度来推广一个产品来牺牲我们的产品质量。也就是说只有推出一些非常优秀的产品才能使我们的企业取得成功。这点也是我们全体的销售设计的员工感到非常自豪的一点,那么推出一些高质量的游戏产品也是我们公司的目标和目的。”
为此,暴雪公司甚至有一支负责在网上收集意见的团队,会搜集各地玩家的意见,再把意见回馈给制作团队,方便进行后续的“补丁”工作,也就是综合玩家意见,针对游戏做适当改良,这也是暴雪确保游戏“好玩”的重要程序。这个团队会制作出一个每周的“热点排名”,而暴雪的研发人员会察看排名,并在这些被确定为玩家最关心的问题上拼命“修订”。
放弃眼前的“名誉”
话说两头,其实暴雪的跳票和国外奉行的召回制度有着血脉联系,可这在中国就没有了。中国企业害怕召回,一旦召回了,就意味着对世人宣告自己的品质有多么的不好,哪怕产品缺陷再说,也难见召回。难道国外企业就不怕吗?其实那是一种对消费者负责的勇气和承担。可国内企业就是不去做,丢不起这人,脸面重要。1985年出现过的海尔砸冰箱事件[ 1985年,海尔从德国引进了世界一流的冰箱生产线。一年后,有用户反映海尔冰箱存在质量问题。海尔公司在给用户换货后,对全厂冰箱进行了检查,发现库存的76台冰箱虽然不影响冰箱的制冷功能,但外观有划痕。时任厂长的张瑞敏决定将这些冰箱当众砸毁,并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不合格产品”的观点,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震动。],之后就再没企业重演,就算有,也不过是炒作,倒是消费者经常砸砸有缺陷的汽车、手机被媒体曝光。
中国的企业甚至不敢看网上的意见,不敢为了品质,而放弃眼前的“名誉”。笔者就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对某个公司或某个产品表达一些意见之后,特别是网游公司,很有可能就会接到该公司或公关公司的电话,希望通过“沟通”获得“谅解”,而潜台词是“请你删掉博文”。连意见都听不进去,一点点批评都怕被人看见,你难道还能指望它真的做好服务吗?鲁迅说得好:敢于直对惨淡的人生。其实适用于很多企业现在的心态。
如果换个角度思考下,国内企业总不断的夸耀自己售后服务好,和世界接轨。其实售后服务好,另一个意思不也是说产品质量有问题吗?既然能够宣传后者,为何不敢努力承担前者呢?中国企业还缺乏大气魄大勇气,还停留在中国人传统的面子观上不能自拔,只能如此说!什么时候真的有了召回制度这般勇气,那才真正和世界接轨。
这是一家十余年间仅出品了三个系列却囊括所有顶级殊荣的公司,这是一家被誉为“跳票之王”却让人们甘心期盼的公司,这又是一家可以令无数收藏爱好者斥资上万元重金购买原本只有7.99美金发售价的游戏周边模型的公司,这就是暴雪,这也只有暴雪。然而被冠以跳票之王称号的暴雪,却自始自终没有因为不兑现承诺而被玩家所抛弃,其成功的秘密恰恰也就在于“跳票”,为了品质跳票,而不是其他,恰恰是追求十年磨一剑的完美游戏精神让暴雪成功。(张书乐)
已更新章节点击即可阅读,欢迎批评指正
目
引言 学我者生 似我者死(已更新)
第一部分 无公害魔兽
第一章谁妖魔化了魔兽
一 “毒品”大论战(已更新)
二 沉默的大多数(已更新)
三 “宅男宅女”的诞生(已更新)
四 魔兽玩家群体特征(已更新)
五 多大才成年?(已更新)
第二章 “黑锅”从这里诞生
一 忽然一夜搜索来(已更新)
二 罗生门2.0(已更新)
三 惰性思维铸铁案(已更新)
四 网络暴民≠魔兽玩家(已更新)
五 戒网瘾集中营(已更新)
第三章 团结的“瘾君子”(已更新)
一 够简单才够好玩(已更新)
二 吉尼斯纪录:3分37秒(已更新)
三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已更新)
四 团结就是力量(已更新)
五 别把六度当萝卜(已更新)
第四章 别把文化当“毒品”(已更新)
一 冲破文化壁垒(已更新)
二 不仅仅只是讲故事(已更新)
三 向迈克·杰克逊致敬(已更新)
四 杂取种种文明的“杂种”(已更新)
五 入侵虚拟 选举也疯狂(已更新)
附:《魔兽世界》 现实世界的投影
第二部分 暴雪狼道
二 坚忍的跳票之王
三 为何非在旺季卖?
四 壮士断腕 放弃更需要勇气
五 做品牌而不做名牌
附:暴雪娱乐游戏产品年表
第六章 非常狼团队
一 打破历史周期律
二 不会玩游戏的不要
三 游戏不仅是工作
四 创造团队而不是神
五 不缺人才缺玩家
第七章 狼群造就口碑神话
一 狼群战术
二 成功不可复制
三 不差钱的义务宣传员
四 口碑营销的完胜
第八章副本狼道本诈
一暴雪的阳谋
二 狡诈植根于自信之上
三 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四 副本控制是门学问
五 无尽的任务
六 造神的阳谋
第九章 插件 异化的食物链
一 打破创新性瓶颈
二 互联网创造众包机会
三 合法“外挂”
四 全球程序员的义务劳动
附:《魔兽世界》成功的十条经验
第三部分 “赢”销中国
第十章 逐“兽”中原
一 、九城网易鏖战决战魔兽之巅
二 凭什么选九城?
三 为何赢在中国?
第十一章 可乐战争
一 可乐改写游戏规则
二 首战失利
三 找准切入点
四 网吧全面“提速”
五 不是联合那么简单
第十二章 外挂战争
一 生存还是毁灭
二 嗜血的幽灵
三 750美元威慑战
四 宁可错杀一千
五
第十三章 周边之战
一 石器时代的游戏周边
二 给周边一点文化
三 不被山寨的周边
四 周边的第三条道路
第十四章 一些思考
思考一:别陷入网游“性”营销
思考二:衰败的游戏网游代言
思考三:原创网游 别太有文化
思考四:该树立品牌了
后记:写给艾泽拉斯大陆以外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