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就业填志愿》前言、序言及目录


                                                  我要购买此书  
 

                         

 

填志愿时,几乎所有的高三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诉求:即不浪费分数填志愿。毕竟,十几年的心血、光阴、年华、金钱等才换来这个成绩,当然,就一定要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于是,几乎是顺理成章的逻辑:能上重点决不上普通,能上一本决不上二本,能上本科决不上专科……。但我痛切地感到,我们正陷入一个巨大的误区。现实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当年的高分考生,坚持非重点不上的理念,顺利地进入了某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但到校后却发现自己对专业并无兴趣,勉为其难地熬到大学毕业,却发现当年的热门专业已经供过于求,加之自己又学成四不像,于是,陷入了就业困境。而自己的高中同学,虽然当时高考分数低于自己,但在不经意间选择了普通学校的优势专业,加之毕业时该专业市场需求量大,结果顺利地走上了工作岗位,实现了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两相对比,高分考生真的是没有浪费分数填志愿的吗?他真正发挥了高考分数的最大效能了吗?显然,他没有做到。因为,当年以他的分数,完全可以选择更有利于今天就业和自己长远发展的学校和专业,但因为观念的问题,他没有这么做。鉴于此,本书提出了新的不浪费分数填志愿的指导原则,这就是:以自己的分数选择最合适的专业,在所定专业上选择有办学优势、并且最有可能被录取的学校。

“高考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学业完成后的就业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前提和基础,我们不希望怀揣理想地在家啃老,所以现在,我们要瞄准就业填志愿……”封面上的这段话,从2003年写作《筹划未来——学业规划》起,我已经说了五年。此间有许多专家学者对此不屑,认为我的理念过于功利,将大学教育变成了技能培训。他们认为,大学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格,培养创新精神,培养领袖精英等等。但我认准了一点,创新精神、领袖精英都可以缓一步,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当大学毕业生离开校园,走向社会,他们至少要有一份能够自立于社会的工作!通俗地讲,至少要有一碗饭吃。落泪是金!我太能体会到现在大学生就业的艰难时世了。不要给我说只要不挑不拣,随便都能找到饭吃。要知道大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已经投入地不仅是几万元的大学学费,更是几年宝贵的青春年华。这些话,早在初中毕业完成文化启蒙的时候你就该说,那时,他们还没有进行后续的教育投入。现在,晚了!并且,直面市场、单枪匹马地找饭吃,哪还是需要天赋的。你不能要求所有的大学生都具备这样的天赋。所以,学子们真正希望的是:找到与自己的教育投入、天赋、兴趣等相匹配的职业。

 现实环境中,并不是所有专业的大学生都就业困难,还是有大量的比较容易就业的专业。这就是经济学上讲的结构性失业。所以,我希望的是:中学毕业后,在教育投入之前,通过科学的学业规划和升学决策,瞄准就业选择专业和学校,将毕业后失业的风险规避在发生之前。所谓不治已病治未病。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我期望所有的高中毕业生、未来的大学生都尽量学做一个明智的人。

 我也并不是教学生忽视人格培养,忽视创新精神,忽视领袖精英的重大意义。但我们在个人发展的不同阶段,总得有个轻重缓急么,宏大叙事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重要,在目前的形势下,对于大学生来讲,培养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才是最最重要的。什么是弹钢琴的工作方法,那就是要既要抓住重点,同时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具体到这里,就是不能因为理想就连基本的饭碗也不要了,对脚踏实地的现实考虑不屑一顾,常常爆发出“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比如说砸锅卖铁也要上大学,比如说为了一步到位实现理想,一定要走艰难无比的人生道路,不愿做稍微地迂回,听不进别人现实合理的建议。这类人还经常批评别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纯粹是正确的废话!想过没有,不吃饭,你也终将活不下去。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

 所以,我的希望是:高考填志愿时,本书帮助同学们选择了合适的专业与学校,你们在将来的大学校园里学有所成,毕业后能顺利地找到合适于自己发展的工作,这一工作也许就是你的职业理想,也许还不是,但不要紧,你需要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学习,不断发展,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及人生理想。             

                                                            张恒亮 20081018 于成都望云斋

                                      

 

我从事学业规划研究与咨询工作已经5年有余。除了《筹划未来——学业规划》、《中国大学专业详解》两本图书得以出版发行外,其他手稿、书稿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没有公开出版发行,其中就包括了我最为珍视的两本书稿《人才学导论——个人发展学》、《量身选专业、按分定学校——瞄准就业填志愿》。前者可作为我在个人发展学理论上的一点成绩,后者则是高三学生在新形势下志愿决策的实用指导类图书。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处在一个资讯传媒技术极为发达的时代,我的一点看法、建议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博客的形式与公众见面,接受大家的检验。在此,我要感谢新浪网教育频道的相关同仁。

今年秋,由于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张蓉莉女士的大力支持,《量身选专业,按分定学校——瞄准就业填志愿》总算能够公开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接受市场的检验。我感到由衷地欣慰。2003年,我国首次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此书是继《学业规划》后直接针对高三学生写成的,目的就在于帮助高三学生在职业选择的起点上科学决策,将未来失业的风险规避在发生之前。但由于传统观念的积重难返,学生在填志愿时,更多的还是看着分数选学校,对专业选择并不重视。所以此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被市场看好,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要在中学阶段进行学业规划或职业规划的教育,以帮助他们在升学决策时,选择到合适的专业和学校,进而为其将来的就业以至职业的顺利发展奠定基础。于是,本书顺应着市场的需要应运而生了。它的主要内容是新形势下高考志愿决策的方法与策略,目的在于帮助高三考生以新的理念来决策高考志愿,从而确保进入到合适的大学与专业学习,毕业后学有所成,比较顺利地找到工作,进而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笔者的另外一本志愿决策指导图书《中国大学专业详解》主要是对大学各专业的详细解析,包括各专业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职业方向、每一职业方向的前景、利弊如何,哪些学校在此专业上有办学优势,学费多少,学习时间等等,也是为了帮助同学们在决策之前,明白这个专业都需要学些什么?花多长时间?花多少钱,将在哪个城市的哪个学校学习?毕业后都能获得哪些利益或待遇,是否适合于我?等等。从而做到:明明白白决策,清清楚楚消费。

毕竟是新生事物,总还存在着许多的缺点和问题,恳切期望本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建议与意见。       

                                                                       张恒亮于 20081019

 

                                             再版序言

   

    我的高考志愿指导类图书《瞄准就业填志愿》、《大学专业分析》的陆续出版,得到了许多高考家长、学生及老师的厚爱,自己感到非常欣慰。为了这两本书,从2003年开始从事学业规划研究算起,我已经准备了六、七年的时间,现在市场在逐步地成熟,想来它们的前景无限广阔吧。

    高考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关口,但在人才市场不断走向完善的今天,要顺利地迈过这一关,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及可持续发展,其最核心工作的就在于科学的升学决策,因为现在的形势下,高考成绩只是决定了学校的层次,而升学决策却决定了未来人生的方向。要做好这一决策,最关键的就在于正确的决策策略及透明的决策信息。决策策略,我已在《瞄准就业填志愿》一书中做了全面论述,而信息的透明,对于作为决策者的高考生及家长也极端重要,比如每一专业学什么内容,毕业后从事何种职业?能获得什么样的利益?有怎样的弊端?是否适合于学生的个性及志向?学费是多少?学制是几年?过来人有着怎样的感悟?等等。这些信息都必须在决策之前充分掌握,然后才能做到科学决策。为此,我编写了第二本图书《大学专业分析》,其主要内容就是解决上面所讲的信息对称及透明的问题。我们相信,如果考生及家长能认真阅读本套丛书,则一定能为自己的高考志愿决策提供真正的帮助,让您不仅能顺利地考上合适的大学和专业,还能将未来失业的风险降到最低。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这两本图书在前几年已经通过不同的方式陆续出版过,但今年以整套方式公开出版,标志着我们的高考升学指导系列图书已经基本定型,以后每年都会以整套图书的方式公开出版,从而为高三学生及家长的升学决策提供帮助。

 

                                                             张恒亮    2009年12月15日于成都

作者简介:

张恒亮,学业规划与升学志愿决策研究专家,国家职业指导师。“个人发展学”及“学业规划”思想的创立者。现为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教育报》生涯规划专栏作家,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员,四川省人才研究会个人发展研究部(现为指导学生成才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人民网、新浪网升学志愿咨询专家,中国学业规划网首席学业规划师。张恒亮先生于2003年开始从事中学生学业规划的课题研究,2004年出版专著《筹划未来-学业规划》,该研究成果获得中央教科所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部举办的"全国第二届优质教育成果评选"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二等奖。张恒亮曾在《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报业》、《教育导报》、《德育报》、《招生考试报》等媒体发表时评、论文、散文等10万余字。另有研究成果《人才学导论——个人发展学》、《大学生学业规划与管理》(《瞄准就业上大学》)、《中国大学专业详解》、《瞄准就业填志愿》等。

2003年以来,向广大高三学生提供了一对一的高考志愿决策咨询,至今,已接受近千名高考学生的志愿决策咨询。由于侧重于从就业的角度考虑志愿决策,因此咨询学生大学毕业后一般都有很好的去向。张恒亮曾接受过四川教育电视台、成都电视台、《成都商报》、《成都晚报》、《成都日报》、《时代教育》等媒体关于高(中)考志愿决策的有关采访,其学业规划的思想得到了《大学生就业》杂志、《现代人才》、《德育报》、《教育导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成都晚报》、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光明网、央视国际等媒体的广泛报道。            

 

                         目       录

 

       第一章   高考志愿决策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第一节   高考填志愿,怎样才算不浪费分数

           第二节   决策高考志愿须有战略和哲学思维

           第三节   似是而非的观点:专业冷热搭配

 

       第二章   高考志愿决策流程图

 

     第三章   如何选专业

           第一节   确定毕业后(阶段性)职业目标

               第一小节   认识职业

               第二小节   认识自我

               第三小节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对人才的要求

               第四小节   树立职业或事业理想

           第二节   专业与目标职业的关系

               第一小节   科学认识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第二小节   专业与职业关系简析

           第三节   确定专业

               第一小节   职业人格与专业选择

               第二小节   职业的变动性与专业选择

               第三小节   专业的行业特点分析

               第四小节   用人体制对专业选择的影响

               第五小节   性别对专业选择的影响

               第六小节   进入就业有优势的十六大行业

               第七小节   2008经济危机下的高考专业选择

 

      第四章   如何选学校

 

      第五章   高考志愿决策实务

          第一节   高考志愿填报规则解读

              第一小节   平行志愿:填报改革一小歩

              第二小节   2008志愿填报方式改革的最大亮点:实时动态填志愿

                  一     高考志愿填报:从“投标”迈入到“拍卖”时代

                  二     实时动态志愿与平行志愿的关系

                  三     实时动态志愿的问题与完善

              第三小节   我国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全面解读

          第二节   顺序志愿下的志愿填报

              第一小节   高考录取的原则和程序

              第二小节   如何根据高考成绩定位学校

              第三小节   志愿决策低分高就的可能性及策略分析

              第四小节   高校招生章程中不同录取规则下的策略分析

              第五小节   新观念下的志愿策略选择

          第三节   平行志愿方式下的志愿决策策略

              第一小节   平行志愿概念释义

              第二小节   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的区别

              第三小节  “平行志愿”加“征集平行志愿”在录取时怎样操作?

              第四小节   平行志愿仍有梯度

              第五小节   平行志愿下总分相同时该如何投档?

              第六小节   平行志愿规则下的志愿决策策略

                  一     平行志愿下如何用分数定位学校

                  二     平行志愿下的志愿决策策略

                  三     平行志愿下以低分高就的可能性及策略分析

          第四节    实时动态填志愿的方法

 

      第六章   专业为经选学校

          第一节   文本一批的学生如何进行志愿决策

          第二节   理本一批的学生如何进行志愿决策

          第三节   文本二批的学生如何进行志愿决策

          第四节   理本二批的学生如何进行志愿决策

          第五节   文本三批的学生如何进行志愿决策

          第六节   理本三批的学生如何进行志愿决策

          第七节   文专一批的学生如何进行志愿决策

          第八节   理专一批的学生如何进行志愿决策

          第九节   文专二批的学生如何进行志愿决策

          第十节   理专二批的学生如何进行志愿决策

          第十一节   高考落榜学生的学业规划

          第十二节   不同性别、不同科类的专业推荐

                第一小节   文科男生如何选专业

                第二小节   理科男生如何选专业

                第三小节   文科女生如何选专业

                第四小节   理科女生如何选专业

      第七章   分数为纬定位学校(限四川省使用)

          第一节   平行志愿规则下如何用分数定位学校

          第二节   理科生按分定学校

          第三节   文科生按分定学校

 

      第八章    高考志愿决策案例解析

          第一节    深谋远虑定乾坤

          第二节    前悔容易后悔难

          第三节    学我所爱前途光明

          第四节    机遇给了有准备的人

          第五节    审时度势定前程

 

     第九章   志愿决策相关资料

          第一节   各地区求学成本分析

          第二节   主要求学城市简介

          第三节   花钱少毕业有工作的学校

          第四节   近年好就业的行业性大学一览

          第五节   更名学校的历史沿革

          第六节   高校对口支援相关学校

          第七节   教育部重点学校学科分布名单

          第八节   教育部公布的三批重点建设专业试点学校

          第九节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2006年确定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2007年确定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2008年确定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第十章    学业规划与个人发展学理论文章

         一    升学志愿:从填报到决策——我们亟需一次观念上的革命

         二    从“投标”到“拍卖”——试从博弈论谈高考录取规则的改革

         三    如何走出文理分科的悖论?

         四    均衡教育新时代的大锅饭

         五    从职业教育的畸变看促进就业政策的困境

         六    我们需要的是市场主导下的扩招

         七    关于个人发展(升学就业)中的“路线之争”

         八    是什么让博士们“三十难立”——时代呼唤“个人发展学”     

         九    个人发展学与学业规划理论体系

         十    浅谈综合性大学基础研究类专业大学生的出路

         十一  谈谈学业规划的问题

         十二   论就业

         十三   试论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及策略问题 

               

                                                                               我要购买此书 

想保证博客的稳定与信息安全吗?快来,一键备份博客大巴文章到新浪博客!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