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又进入新的领域了,这次是能源。
2009年12月,谷歌组建的名为“Google Energy”的子公司,向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RC)提交申请,要求进入电力交易的“批发市场”,Google Energy公司专门从事在能源企业电力大宗交易市场中买卖电能的工作。
蹊跷吗?一点也不!
第一,是为了谷歌自己的需要。谷歌推崇的云计算需要大量的数据中心,这些可都是耗电大户(据统计,美国的IT行业耗电占总耗电的3%)。
一个典型的数据中心的耗电量是3万到5万千瓦,谷歌在美国的数据中心目前有24个,那么总的耗电量就会在100万千瓦左右,相当于一个大型发电厂的供电量。在美国以外,谷歌还至少有17个数据中心,12个在欧洲,一个在俄国,一个在南美,三个在亚洲,其中一个在北京,一个在香港。
为了降低自身的用电成本,谷歌需要从批发市场购买电能,而不是高价的零售市场。
当然,这个要求一点也不过分,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的网站上公布,已经有沃尔玛等1500个公司在批发市场购买电能了。
第二,是为了谷歌的碳中立承诺。所谓的碳中立,就是不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内部的平衡。谷歌在2007年承诺自身的经营要实现碳中立,介入能源市场,尤其是再生能源市场,更多的使用新的绿色能源,无疑可以满足这一点。
第三,谷歌介入能源市场并非只是为了自己需求,肯定是要为了以后有利所图。看看谷歌的布局吧,现在谷歌已经推出了监测家庭能源消耗的谷歌电表(Powermeter),而且谷歌和通用电气也在公开大肆推广所谓的智能电网:“谷歌指出,只有将美国现有的输电线路更新成智能网,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优势才能得以实现,到时候,人们可以跟踪和控制使用能源的类型和时间。”
为什么要推广智能电网?肯定是利益使然,通用电气的硬件加上谷歌的软件!智能电网的一大特征就是消费者可以看到电费价格、有能力选择最合适自己的供电方案和电价,谷歌电表不就是干这个的吗。而且,智能电网属于所谓的物联网的一部分,占领了智能电网,也就是占据了物联网的一大高地,这对从互联网拓展到其他更广领域的谷歌可不是战略高度吗?
想想看,将来的智能电网,你使用谷歌的服务可以随时分析家庭用电数据、发现低效家电或低效做法的服务,同时使用谷歌提供的降低能源消耗的小窍门,为购买高能效电器和电子设备提供特殊折扣。是不是很惬意啊?
这又是谷歌在互联网领域模式的翻版,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给他们带来便利,然后自己在背后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