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尼视点】看信贷失控背后的金融体系弊端
新年伊始,信贷就再次飙升,据兴业证券估算,1月前两周新增信贷超1.1万亿,估计中行达到1672亿元、工行为1640亿元、农行1070亿元,光大973亿元、中信802亿元、建行620亿元、华夏517亿元、民生469亿元、兴业336亿元、交行287亿元。
那么是什么导致银行的信贷如此冲动,从银监委刘明康的解释来看,是因为去年贷款增速过快积累,而需求渐渐释放,这种趋势将很快缓和。事实是我们的金融管理层不敢正视金融体系的弊端,银行因为自己的信贷是受到各种政策的制约,不能按照自己的政策放贷,而是各自充分利用政策的间隙,先下手为强,一旦信贷政策关闭和收紧,那么对自身的全年效益影响就会很大,这恐怕才是我们目前金融体系所导致一切问题的根源。
如果银行不能根据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去经营,那么未来的信贷风险必然会很大,国家是需要掌控金融体系,但应该更多地区依靠市场化手段,而不是盲目地全部去控制这些银行的经营,让更多的国内经济实体参与中国的金融企业,国家只给经营最好的提供更多的支持,这样就会激励银行更注重自身的信贷结构和效益,而不是纯粹为了指标,而要改变这个本质,就必须让现在银行体系脱离行政体系,走向市场化的企业经营。
从信贷资金流向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再好的经济政策都会被稀释掉,因为银行为了自身的利益,只愿意把资金投放给这些国企,因为国企是国家的,就是收不回来也是国家的口袋,至于这些国企把拿到的信贷投放哪里跟自己没有关系,所以我们看到一批国企成为新的地标之王,而银根一紧哪些真的需要依靠信贷的企业就成为陪葬者,这就是我们目前的金融环境。
银行是中国最靠谱的企业,按照目前这种机制,我们是不会看到象美国那样允许大批的倒闭,要是美国这些银行的倒闭在中国发生,现在看看是一种天方夜谭,这也说明我们的银行没有淘汰危机,只有拼命做大的冲动,因为大了风险就转移到了国家,全体纳税人会为其承担风险的,而我们的银行领导,由于其行政指派任命,所以这些银行高管只巴结上级主管部门,也就是只对影响自己仕途的人负责,而不可能对所谓的股东负责,这不是这些银行领导的素质差,而是我们现有的金融体制所决定的。
而银行对目前国内很多企业来说,是决定其发展和制约的最大核心,谁得到了银行的信贷扶持,谁就得到了财富,因此,这条利益链上的规则太多太复杂,只有哪些企业家和创业者明白,很多老百姓恐怕永远都不会知道其中奥妙所在。这就是我认为中国的金融体系必须改革,必须要跟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之相匹配,这些资源不能被垄断,有垄断就会有利益输送。
面对周五这种直接大幅低开走势,有人止损离场、有人逢低进场。这就是股市的魅力所在,不同的投资群体有不同的投资思路,没有绝对的对和绝对的错,但是跟着大资金,站在机构一边胜算和赚钱的概率就很大,这是不庸置疑的......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