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利用在新疆的世纪展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部边陲,拥有16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它自然资源丰富,是中国在本世纪最有希望的待开发地区。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气候干燥,云雨量少,大气透明度高,晴天多,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年日照时数为2550~35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0~80%,年辐射总量达5.43×105~6.67×105焦耳/平方厘米,比同纬度地区高10~15%,比长江中下游地区高15~25%,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西藏高原。直达辐射量在2.38×105~4.39×105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大于6小时的天数为250—325天,日照气温高于10℃的天数为150~220天。

  三大山脉夹两大盆地的地貌,形成了新疆风多、风大的气候特点。年平均风速,北疆为205~3.5米/秒;南疆孔雀河以西为105~2.5米/秒,以东在3米/秒以上;东疆达4~5米/秒。全区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在250千瓦•时/平方米以上,风能总蕴藏量在9000亿千瓦•时以上。新疆可开发利用的风区总面积约12.6万平方公里。

  新疆在1979年就着手研究、开发太阳能、风能的利用。起初,为了解决南疆地区居民常年严重确柴的燃眉之急和保护面临危机的生态平衡,研制、生产了一批不同材质的太阳灶(2500台),在五个地区的18个县内推广使用。继而,逐渐开展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光电技术、风力发电等方面的研究、利用和推广工作,有关科研项目曾获得国家农业部和自治区的奖励,并越来越多地被新疆各族群众所认识。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4年年底,共研制、生产并推广了太阳能热水器约10万多平方米、太阳能光伏电源15000台。在风能利用方面,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中型风力发电机,建成总装机容量为19万千瓦左右的达板城风电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风力发电场)。另外,推广微型风力发电机10000余台,总装机容量约13000千瓦。所推广的太阳能电源和风力发电机,使偏远地区的农牧民从此结束了祖祖辈辈点煤油灯照明的历史,并通过电视看到了草原、大漠之外的精彩世界。然而,由于新疆远离发达地区,经济基础差,开发程度低,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资源远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近年来,有不少外国专家前来新疆考察新能源资源、建立合作关系及进行学术交流,涉及的国家有:独联体在中亚的五国、日本、德国、法国、荷兰等。外国专家一致认为:新疆太阳能资源得天独厚,在新疆利用太阳能前景十分广阔。目前,新疆在这方面已经实施的国际合作项目有20多项,近年来,在新疆的10~15万个家庭实施太阳能照明及部分村庄的泵水项目。这必将促进新疆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并促使本地增强研制、生产太阳能利用产品的实力。

  众所周知,新疆拥有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但分布严重不均:北疆多,南疆少;天山北坡和铁路沿线多,边远县市少。就煤炭来讲,原煤量2500万吨左右,而占全区人口约40%的南疆五地州产煤量只占全区总产量的10%左右。那里的居民生活用能主要依靠薪柴,大量的砍伐造成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虽然新疆已采取调整建设投资和布局等措施,但由于投资总量有限,有的建设项目工期长达10年,为此,在短期内仍难改变南疆的缺煤情况。而在电力方面,尽管新疆近年来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到2004年底,全区总装机容量约350万千瓦,98%的县通了电,约90%的居民用上了电。但由于新疆地广人稀,许多自然村的居民只有几户、几十户,最多上百户人家,这些自然村却相距几十到几百公里;又由于建设资金不足,输电成本不断提高,至今仍有约120万户居民没用上电。据专家预测,许多自然村在2010年都不可能有电网到达。而这些地区却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或有着充足的风力资源,利用太阳能、风能来解决当地的用电、供暖和热水问题是见效最快的途径之一。

  针对新疆上述特点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十一五”期间新疆太阳能科技工作者的奋斗目标是:成立太阳能综合利用工程中心,建立高效太阳能热管生产基地,向全区推广应用节能型太阳能与建筑相结合的示范工程;开发、生产太阳能发电系统(重点开发、生产城市照明系列产品、大中型光伏电站及建立大规模太阳能热发电基地),解决数万无电户的生活用电问题,实际使用数量到2010年达到350万吨标准煤。新疆的风力资源更适合建风电场。因此,新疆在风能利用方面的目标是:除达板城风力发电场外,再新建2~3个风电场;在风力适宜的边远农牧区安装微型风机1000~1500台,到2010年风电总装机容量达60万千瓦,将占全区同期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0%左右。此外,将发展那些在新疆目前尚属空白或技术水平较落后的新能源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转让、研究、开发等多种途径,赶上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使新疆丰富的新能源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技术这一高新技术,必将为新疆的能源建设、经济发展和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