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宝瑞:留下空宅空院的“五峰山前马家山湾”


 

留下空宅空院的“五峰山前马家山湾”

 

董宝瑞

 

今天,转贴左恭田先生在两个多以前到昌黎城北的碣石山中拍摄的组照《即将变成遗迹的马家山湾》。

“予家渤海之滨,北望辄见碣石,高峰隐峙天际,盖相越仅八十里许。予性乐山,遇崇丘峻岭,每流连弗忍去。而于童年昕夕遥见之碣石,尤为神往。曩者与二三友辈归自津门,卸装昌黎,游兴勃发,时适溽夏,虽盛炎不以泥斯志,相率竟至西五峰韩昌黎祠一憩。是日零雨不止,山中浓雾荡胸,途次所经半石径,崎岖不易行,惟奇花异卉,铺地参天,骤见惊为世外桃源,故不以为苦。犹忆五峰前马家山湾,树林蓊郁接云际,层层碧叶,青透重霄,虽暴雨行其下不知也……”

1913年秋天,走出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准备到日本留学的李大钊,与同学郭须静到昌黎城北的碣石山中的名山胜境——五峰山韩文公祠山居,借以同祖国山河作别。当时,李大钊在写《游碣石山杂记》时,开篇就这样写道。从中可知,五峰山前的“树林蓊郁接云际,层层碧叶,青透重霄,虽暴雨行其下不知也”的“马家山湾”,在他于1907年夏天与碣石山结下初度之缘时,给他留下了非常美好、深刻的印象。

时光荏苒,岁月沧桑。距离李大钊第一次来五峰山,已经有103年了。如今,“马家山湾”已经人去村空,没有人家居住了。近些年,随着社会生活不断发生变化,在这个小山村居住的“留守”老人也陆续搬到交通比较方便的山下去了,村里已经没有一户人家。这不能说不是“现代生活”的尴尬。

去年春天,马霑、左恭田、李旦阳等几个昌黎摄友在雨后去五峰山韩文公祠,归来曾特意去看“马家山湾”,拍摄了“马家山湾”的荒凉景象。今天,再转贴左恭田入冬以后又拍摄的这组照片,供大家细细品味。

 

2010127晨于碣阳书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摄影:左恭田

 

相关链接:董宝瑞:曾给李大钊留下美好印象的“马家山湾”今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