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孔子》只卖出一张票还应该放映吗?


电影《孔子》只卖出一张票还应该放映吗?

 

○许石林

 

福州市一位朱女士将福州一家电影院向媒体投诉了——朱女士跑去看电影《孔子》,可是,电影院售票处却不愿意卖卖给她!根据朱女士的灭鼠,就是香组织她去看这个电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该电影院本场临放映前还没有卖出去一张票,朱女士虽然临到开场才来,却是本场第一张票!也就是说,本场电影只有朱女士一个观众。于是,售票员就不愿意卖给她,还故意拖延,最后让朱女士没看成。朱女士认为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收到侵害,况且都是女人,我要投诉你,咱们看看到底谁比谁更为“难养也”。(《海峡都市报》2010129日)

当地媒体记者根据朱女士的投诉,调查该事件,询问电影院,电影院方明确表示:只要有一个观众,电影院就应该放映。道理是明白了,给了朱女士一个明白的说法。可是,遗憾的是,朱女士今生可能再也无缘享受一个人看一场电影的爽待遇了,这是比中福利彩票头奖的概率还低的机会——哪部电影会糟糕到如此不堪的地步?我在《狼灾记》快下线的时候去看免费的,电影院还有8个人呢!这8个人分3拨儿,自称“灾民”,看电影过程中慢慢聊着聊着最后都不愿意分手了,散场临走彼此眼睛里很缠绵不舍呢。

上个月北京朋友来电话,说为了看《 三枪》,也差点和电影院打起来,原因就是一场电影只卖出去6张票,电影院劝他们改看别的,他们不干,于是冲突,吵闹争辩一番后,电影院给这六个人放映了。

哪怕有一个观众,只要这个观众还坚持要看电影,电影院就应该播放。这已经不是问题了,除非你改规则:不足多少个观众不放映。

许多演员刚出道,遭遇过只有一两个观众的场面,但是,有志气的演员,对这一两个观众也是充满感激的,卯足了劲儿地“伺候”,颇为悲壮。能过得了这一关的演员,必然成大器。

我真没想到电影《孔子》会差到只有一个观众的地步!我早说过,胡玫的电影,不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是不应该拍的问题。强行拍了,有觉悟的观众就不应该看。不是抵制,是拒绝——这是两个概念。现在的问题是,即使观众的认识普遍还达不到理解为什么不可以拍、为什么要拒绝看,但因为电影本身的质量原因,即一般人认为的趣味等等不够,所以观众冷落了《孔子》——这倒真是没有想到的!

纵观电影《孔子》的宣传炒作,无所不用其极!能用的手段全用了、能动用的关系和力量也全动用了、能收买的媒体和网站也全收买了。但是为什么效果还这么差?有个网友说他看了北京双井某电影院的某场《孔子》,果然哭了,另一网友将该场次的电脑售票屏幕截图发在上面并附言:陪您一起哭的,还有电影院的经理。

胡玫等说要用电影将孔子拉下圣坛,我觉得这话狂妄了——他们其实根本不知道孔子“圣”在哪儿。你以为糟践谁一番就把谁拉下啥坛了?要拉孔子下圣坛,先要知道圣坛在哪儿,不是吗?明白了啥是“圣”,才知道如何把他拉下来。历史上多次对孔子的糟践,其实都无损孔子,损的都是不知道啥是“圣”而企图拉他下来的一方。

一场电影《孔子》一个观众去看,我很幸灾乐祸!这看电影的机会咋没让俺碰上呢?妒嫉中……

 

                                                       2010129

《孔子》的票我要装裱起来挂在客厅里

 

[转贴]福州朱女士赶去看《孔子》被告知已停放

 

《孔子》票房失败为啥说成平淡?

想保证博客的稳定与信息安全吗?快来,一键备份博客大巴文章到新浪博客!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