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的证券市场一片风光,虽然实体经济因为遭遇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而全国上下一直在为“保八”而努力,但证券市场的行情却走出了超乎所有人的意料的上涨行情。面对即将开始的2010年的交易,我想至少应该有四盼吧。
一盼新股发行改革不要再以市场化的名义行圈钱之实
2009年管理层进行了新股发行方式的改革,即推行所谓的市场化发行方式的改革,这一改革的大方向没有错,但偏偏就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其结果就是,发行价格越来越高,发行市盈率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看看现在的发行市盈率,整体上都已经超过了现在二级市场上的平均市盈率,这从理论上来说,新股应该是没有人要的,哪里有便宜的不要去买那贵的?难道中国的证券投资者都是“有钱人”都“只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
然而事实却是,新股中签率奇低,普通投资者由于资金量的原因,更是一签难求;对于那些发行的公司来说,更是资金超募越来越多,真正的显现出了“钱多,人傻”不拿白不拿的千军万马争挤上市一条路的极不正常的怪现象。这也才有了许多公司一而再再而三的谋求上市的那种矢志不渝的“精神”。你让它去找银行贷款试试,它会如此的不管是不是真正的需要,而越多越好吗?这么多的超募资金将会带来怎样的问题,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看得出来。
好在管理层也看到了这一问题的存在,证监会有关领导已经在公开的场合说过,今年要进一步研究改革新股发行方式,但愿这不仅仅只是安慰市场的一句空话。
二盼新股发行不要再如此疯狂
2009年临近年底,猛然间新股发行变得疯狂起来,直到最后几乎可以用癫狂来形容了。新股发行很正常,融资本来就是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但是,这就如一个池塘里面的水和鱼的关系一样,如果池塘里面没有水(或者水太浅)的话,那放再多鱼苗又有什么用呢?用发行新股来调控市场不是不可以,但是要看什么时候,比如像2007年的6000多点的时候就应该如此。但现在市场既没有当时那么的疯狂,市场的泡沫也远当时那么的严重,根本就不需要采取如此极端的手段。更何况这还不是最好的调控手段。我们不是说不要发新股,而是希望新股的发行能够均衡、能够正常,而不是这样的要不就不发,要不就毫如来由的不正常的狂发。
三盼股指期货的推出不要南辕北辙
股指期货的推出可以说已经是箭在弦上,从目前各项报道情况来看,2010年的某个时间推出应该是可以预期的。股指期货推出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改变目前市场上只能单边上涨才能赚钱的局面,为市场提供一个避险工具,从而保持市场的稳定。而由于受股指期货与指数的关系的影响,大盘权重蓝筹股在股指期货推出后应该会更加受到市场大资金的关注。而这也正是管理层所一直企盼并积极引导的炒作方向。但是,股指期货的推出需要市场的相对成熟才行,否则的话,大资金通过对市场指数的操纵,上涨也赚,下跌也赚,中小投资者由于先天的缺陷,更加被大资金的玩弄于股掌之上,那样中小投资者将会更加的遭殃。而目前中国的证券市场,让人很难很难将其与成熟挂起钩。
四盼内幕交易、关联交易、市场操纵等的打击不再总是马后炮
证券市场是最应该讲究公平公正的地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市场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内幕交易、关联交易、市场操纵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严重的干扰了市场的正常运转。多年来管理也一直坚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但效果却一直不彰,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由于这类的打击,往往都是“马后炮”式的,对于实际作恶人的威慑并不大,有的甚至是空打,比如对于曾经操纵忆安科技的处罚,有关部门开出了将近10个亿的罚单,然而,最终结果却是一分钱也没有罚到,有关当事人早已经金蝉脱壳,躺到一边“看戏”去了,而管理层还在那里费劲的“表演”着,难怪那首曾经在股民当中非常流行的歌曲,《股民老张》中都唱道:“严打黑庄一审判,没见着吕梁”。
从近些年来证券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严打非但没有能够扼止住那些贪婪的手,相反还有越来越猖獗的势头。因此,很有必要把打击证券市场犯罪布控在源头。特别是从上市公司上市发行的审核上进行把关,现在有些公司甚至从申请发行上市即开始造假。我们认为,应该对那些相关的机构,比如承销的券商、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等相关的单位,承担一定时间(比如上市之后五年)连带责任,一旦公司在这规定的期间内出现问题(比如说剧亏等等)它们要负全部的连带责任,对遭受损失的股民给予赔偿,这才是真正的把投资者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而不仅仅只是通过一句“股市有风险”来搪塞过去。只要这样它们才不会昧着良心,把那些明显不合格的公司弄到市场上来欺骗广大股民,同时这也才能够有效的扼止目前市场上的高市盈率发行与超额募集资金的不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