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可再生能源积极节能减排


  摘 要:气候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气候变暖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深度触及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近50 年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使用矿物燃料排放的大量CO2 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人类活动应当承担90%以上的责任。减缓气候变暖的对策是节能减排,使用清洁能源与再生能源性质的新型能源是关键,贯彻《可再生能源法》,因地制宜,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关键词:气候变暖可再生能源 节能减排

  一、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越来越热,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也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话题。我国政府已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力争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取得成效。要做到发展与保护相结合,“减缓”与“适应”两手抓,优化能源结构,实行多种优质能源并举方针,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经济快速增长,不仅努力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时降低SO2 等污染物的排放。

  二、气候变暖不容置疑

  研究结果表明:过去100 年(1906~2005 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0.74℃;2005 年全球大气CO2 浓度379ppm,为65 万年来最高;过去50 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由人类活动引起;与1980~1999 年相比,21 世纪全球地表温度可能会升高1.1℃~6.4℃,海平面可能升高0.18~0.59 米;21 世纪高温、热浪以及强降水频率可能增加,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强度可能增强,气候类自然灾害将会大大增多。我国是全球变暖特征最为显著的国家之一,自1986/1987 年的冬季以来,已有19 个暖冬,承德市也不例外,也经历了14 个暖冬,其中12 个是连续的。特别是2006/2007 年这个冬天,除去12 月全市平均气温比往年偏低1℃~2℃外,2007 年1 月和2 月份分别比多年平均值高1℃~2℃和4℃~5℃,整个冬季要比季平均气温高0.6℃。

  三、气候变暖人为所致

  IPCC 研究气候变化成因,在2001 年第三次评估报告认为:过去50 年观测到大部分增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66%以上可能性);到2007 年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90%以上可能性),即可以肯定地说,气候变暖是人类活动所致。

  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所排放的CO2 等温室气体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1750 年世界工业化革命后,欧美发达国家长期排放CO2 等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由-18℃上升到当今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已适应的15℃。现有预测表明,未来50~100 年全球气候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引起全社会关注。在国际气候谈判中规定了“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的原则,发达国家在2008—2012 年间将其总排放量在1990 年的水平上平均减少5%的任务,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还没有规定具体的减排任务。中国人均排放量只相当于美国的1/8、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4。但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且排放量增长很快,令世人瞩目。国际能源机构数据表明,我国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CO2 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已从1990 年的5.7%上升到2004 年的17.9%。据有关研究结果,到2020年我国石化燃料燃烧所排放的CO2 将达到62 亿~66 亿吨,在全球排放总量中的份额也将上升到18%~19%左右。

  四、气候变暖威胁人类

  气候变暖直接威胁人类生存环境,困扰全球各国经济社会发展:(1)冰川和冰帽消融,海平面上升;(2)土壤流失严重,耕地面积减少;(3)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生态被破坏;(4)水资源严重短缺匮乏,影响生活;(5)臭氧层破坏,威胁地球生命;(6)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生物资源急剧减少;(7)疾病传播蔓延,威胁健康;(8)加剧污染物对环境的伤害,贻害世界;(9)极端气候(异常灾害性天气)增多增强,贻害人间;(10)农业不稳定性增强,威胁粮食安全等等。这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专家们研究成果的权威看法。

  五、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减缓气候变暖

  温室气体的产生主要决定农牧业产品生产和消费规模及化石燃料消费规模。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属于基本需求型排放,但已承担起发展中大国的责任,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并提出在“十一五”期间,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在2005 年基础上再下降20%。气候变暖虽非一时、一地、一国之问题,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地球上的几乎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谁也无法置身事外。因此,每人、每时、每地都应因地制宜节能降耗,发挥优势,挖掘潜力,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承德有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地热、水能、生物质能等均具备就地开发的独特优势。

  (一)太阳能是仅次于新疆的资源丰富地区之一

  承德市日照时数每年2,753.4 小时,太阳能辐射总量约相当于200/m2 千克标煤,非常适宜发展太阳能利用和光伏发电。目前,利用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热水器以及草坪灯、农村村路照明、居民楼道灯等方面。仅这几项,全市每年可节电约8,000 万度,折合电费约5,000 万元。粗略统计当前承德市共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2.5 万台,每年提供50 度以上热水685 万吨,可节省标煤5.1 万吨,节电4.15 亿千瓦时,减少有害气体、减少粉尘765 吨。据权威机构预测,随着技术进步,到21 世纪中后期,太阳能将成为人类能源结构中“主力军”。就目前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来看,发展太阳能虽然成本高,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初步估算,如果全市2,500 多个行政村均利用太阳能解决楼路照明,这个市场空间就达几个亿。在太阳能发电方面,初步测算每平方米安装100W 的电池板,每月能产10 千瓦时电量,如果把承德千分之一的河滩、荒坡和坡屋顶利用起来,每年发电60 亿千瓦时,相当于2006 年全市用电总量。2007 年,河北省首座利用太阳能照明的公路隧道—全长270 米的韩郭公路小梁东隧道投入使用。按照太阳能照明系统可运行25 年计算,该隧道照明系统将比使用火力发电照明系统节省费用853.1,719 万元,节约标煤967.88 吨,减排CO22,730 吨、SO222.34 吨,可见节能环保效果之突出。

  (二)风能是众多风电投资商必争之地

  承德坝上及接坝地区有数千平方公里适宜建大型风电场地域。据测风数据统计,坝上等地区10 米高年平均风速绝大部分在5m/s~7.96 m/s 之间,全市风电装机容量可达720 万千瓦。承德市风电开发很早,有望成为河北省两大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之一。远景规划装机容量为362万千瓦,届时,年发电量可达90 亿千瓦小时,按目前风电上网价格,年产值将达50 亿元。有关专家认为,如加上燃煤对健康和环境产生的直接影响等因素,火电成本已超过风电。风力发电带给承德的除了巨大的电力能源和经济效益外,还可促进风电设备研发水平和生产能力。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20 年,全球风电装机总量将达12.6 亿千瓦,总投资估算约需6,300 亿美元,按国家规划,到2010 年我国风电装机至少达400 千瓦、2,020 年达到2000万千瓦。以国内风电场建设平均每千瓦投资1 万元计算,按照国家规划,未来10~15 年国内风电设备市场需求将达到300 亿~1500 亿元。

  (三)地热资源是继“西藏羊八井”之后第二大资源丰富地区

  承德俗称热河,在承德市地热资源的温泉旅游以及工农业综合利用上大有可为。现有丰宁洪汤寺、隆化七家等8 个出水点,日产热水18,000 吨,所产热量年折标煤7 万吨,相当于6 亿度电能,为2006 年全市用电总量的1/10。以隆化郭家屯一个温泉出水点为例,该出水点水温就达87℃,其地表径流长近5 千米,宽达百米。承德温泉大多数属于自流泉,出水温度高,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矿物质。但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面前,温泉开发与发达地区比相差甚远。地热能来自于地球内部,地温来自太阳终年辐射在土壤中的低温热能。地温主要储藏在地下10 到400 米的浅层土壤中,华北地区地温常年保持8 到18 度的恒温。只要有阳光照射的土地,就有地温可以开发。据介绍,按地温设备(含制冷)每平方米投入185 元的成本,与采用大供热加空调取暖和制冷的造价基本持平,而且大幅度降低污染。目前,全国城镇化住宅及公共建筑采暖空调面积约为8 亿平方米。按目前市场空调(中央)平均售价0.8元/瓦计算,其平均为544 亿元。如果承德争夺10%的市场空间,发展潜力不言而喻。

  (四)生物质能是承德市再生能源的一个重点领域

  生物能是最适宜农村发展需要的能源技术,有关专家指出,如果我国能利用现有生物资源的一半,就可建成年产5,000 万吨的绿色油田,相当于一个大庆的产量。承德市止2006 年11 月份,已有28.29 万农户修建了“四位一体”沼气池,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4.2%。据了解,一个达到5,000 头牲畜的养殖场就具备建设沼气发电厂条件。承德森林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特征显著。秸秆、薪柴、人畜粪便、城镇垃圾等可利用的生物质能资源总量每年达数百万吨标准煤,尚未包括工业废弃物、城镇污水。有关专家介绍,每2 吨秸秆的热值就相当于1 吨煤,而且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远低于煤1%的平均含硫量。承德市仅农作物秸秆一项每年大约就有130 多万吨,折标准煤60 多万吨。

  (五)水能资源可占河北省可开发量的 1/3

  承德有滦河、潮白河、辽河、大凌河四大水系,可谓河流纵横。其干流、主要支流16 条,总长1,755 公里,其中以滦河水系贯穿全境,流域面积33,700 平方公里,径流丰富,是全市最大的河流。承德市水力资源理论数据为78.38 万千瓦,可开发量57.22 万千瓦,约占河北省水力资源的可开发量的37%。全市水电资源除已开发的15,474 千瓦外,尚有97%的水电资源未开发,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及开发前景。目前仅建成小水电站30 座,装机容量1.43 万千瓦,小水电发电量达到3,000 万千瓦时。承德市水资源由于开发较晚,到目前为止,全市蓄水控制能力仅8.87%,小水电装机容量占可开发资源量的2.55%。由此可见,承德市水资源的开发潜力及远景很大。

  六、结语

  抑制全球变暖,开发清洁与可再生能源代替高碳密度的矿物能源,正日益成为实施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手段。据了解,根据国家规划,到2020 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占能源供应比重将由现在的7%提高到15%左右,大致推算,未来10 年,国家将有8 千万亿元投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这无疑为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可再生能源相比传统能源需要额外投资在30%以上,巨额资金来源制约了可再生能源的更快发展,迫切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政策激励和资金支持。应该看到,人类每一次能源的变革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过渡,这是一个漫长而辛苦、任重而道远的过程。但为了保护我们人类生命的家园,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甚至每一个人都应该高度关注可再生能源事业发展,动员社会力量壮大新能源产业,发挥本地优势,挖掘当地潜力,加快技术创新,强化政策支持,尽快显现可再生能源巨大的资源潜力和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