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 大贡献----学习沈浩先进事迹有感


  最近一段时间,沈浩这个名字突然走进全国百姓的视野,报纸、电台、电视、网络等媒体上,沈浩这个名字有着很高的曝光率,就连我们家的饭桌上,也聊起了沈浩。

  新年刚过,我就在1月4日、5日的《人民日报》上看到了题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的长篇通讯以及题为《“人生价值不是由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来确定”》的沈浩日记摘编。

  一个普通的机关干部,一个下派的村党支部书记,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能量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为什么他的事迹不仅影响了著名的小岗村,而且牵动了胡锦涛总书记,牵动了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带着诸多的疑问,我腾出时间,首先阅读了沈浩同志的日记摘抄,然后又阅读了关于他的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

  当沈浩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的时候,我想到了“小人物,大贡献”这几个字,用这几个字来概括沈浩,或许再恰当不过了。



  沈浩绝对不是一个大人物。他没有很高的官位,只是安徽省财政厅一个普通的科级干部,一名由组织上派往小岗村挂职的村支书;他没有很多的财富,经济来源只是有限的工资;他没有高深的造诣,不是理论权威和学术泰斗;他也没有显赫的声名,不是影视明星、体育健将、企业巨头。他生前与其他村支书如果有区别的话,那也只是他所挂职的村是30多年前因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鲜红手印实施“大包干”而成就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并进而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序幕的著名的安徽凤阳小岗村;他的工作单位在财政厅;他在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视察小岗村的时候曾经得到过总书记的亲切鼓励并与总书记握过手。

  然而,小岗村的村干部何其多也,财政厅的干部何其多也,与总书记握过手的人又何其多也,沈浩逝世后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为小岗村、为党的事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大贡献。

  他在小岗村挂职的六年,是带领全体村民描绘新农村蓝图的六年,是让全体村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六年,是让全体村民感受到党的温暖的六年。他上任后仅用一个多月,就把全村108户村民家跑了两遍,摸清了家底;他跑上跑下争取了50万元资金,带领村民修建了两里长的水泥路;他通过各种方式,收回了被几户人家强占的属于村集体的20多间房屋;他多次自掏腰包帮助贫困村民解决生活困难;他带领村民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旅游业、招商引资发展村级工业,使小岗村2008年的人均纯收入达到6600元,是2003年的2.87倍!也因此,他这个挂职干部却得到了全体村民发自内心的拥戴。三年任期到了,村民们已经忘记了一开始“岗人治岗”的抵触情绪,主动按手印向组织上请求留下他;又一个三年任期到了,村民们忘不掉小岗村发展最快、受益最大的变化,还是按手印向组织上请求留下他……也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考察小岗村的时候才会意味深长地对沈浩说:“群众拥护你,这是对你最大的褒奖!”

  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

  在你的胸前写下

  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

  用你的眼睛诉说

  你是这样的人

  不用多想 不用多问

  你就是这样的人

  不能不想 不能不问

  真心有多重 爱有多深

  把所有的伤痛藏在你身上

  用你的微笑回答

  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生命归还世界

  人们在心里呼唤

  你是这样的人

  无论是在电视上、广播里,还是音乐会上,每一次听到大型电视专题纪录片《百年恩来》的这首主题歌,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有一些感动。学习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阅读他生前写下的日记,我的耳畔又回响起这首动人心魄、荡气回肠的歌。沈浩的地位和贡献当然不比周总理,但他这个小人物与伟人恩来也有着相通之处,那就是:他们的心中都装着百姓的爱与伤痛,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而他们的音容笑貌也必将永远铭刻在百姓心间。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每一个党员,应该经常听听这首歌,经常想想:我们的心中有百姓吗?我们为群众谋了哪些福祉、解决了哪些困难吗?我们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了吗?当越来越多的党员象沈浩一样忘我地多做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的时候,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将加强,我们党也必将永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