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公务员制度,组织开展公务员公开遴选试点。今年我国将要加快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和聘任制,并加大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的力度,探索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
制度改变就业导向,制度又能释放巨大的力量来化解矛盾,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我们看到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十分困难,现在也并非因为高攀不上,低不就了,而实际上整体的就业机会就很有限,而同时就业的队伍又非常庞大,而此时政府就需要创造就业机会,显然大中城市是人头地满的,很纳容纳他们,此时只能把目光瞄向基层,瞄向乡镇,因为首先基层人才缺乏,需要人才,二来基层需要做的事很多,而且目前中央正大力推进城镇化,这就很容易创造就业机会,让大学生下基层也顺应国家的这一战略,并为战略的顺利推进提供人才保证,这就解决了“可以去”的问题,但同时也要解决“出的来”,也就是说要系统的考虑问题,把围绕着大学生下基层的事就要做好,以解除其后顾之忧,最大程度的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也就是要给他们创造上升的机会,建立上升的通道,正如水一样,死水会越来越混浊,而活水即使有有一些污浊,也会随其流动常变常清,所以我一直倡导要盘活人才这盘棋,让各单位不再死气沉沉,要通过轮岗,交流,挂职等各种形式鼓励流动,并为流动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因为现在人才不缺乏了,不论是行政单位,还是专业技术单位,都具备推行的要件了。
另外一方面就是要拓宽人才选拔的途径,并不拘一格的降人才,选人才,而这次我欣慰的看到国家正探索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我想如果一刀切的都考试,那当然工人和农民考不过大学生,所以我想能不能在招考中适当的划一定的指标或比例就专门招工人和农民,就如人大代表一样,民族地区并不严格按人头,适当在指标上加以倾斜,这认为这种区别对待的措施有利于把工人和农民中杰出代表推上领导的岗位,当然更重要的是长了工人和农民的志气,使一些矛盾得到自然化解,同时也调动更多群体参政的积极性!
最后就是事业单位的改革,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是事业编,而其领导为行政编,但却很少与行政单位的升迁,进退同步,因为在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事业单位的领导的人事改革是不是要提上议事日程,该与行政和事业接轨是否应该做出规定,另外事业编和行政编区分有无必要,或者能不能考虑探索打通两种编制的渠道的方法,为人员的有效流动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