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汽车南站外的路上停着等待进站的大客车。 青年时报记者 王诚 摄
□黄一钢
杭州汽车东站第二批搬迁1月5日起展开,第三批搬迁也将于1月15日开始。但围绕东站搬迁的争议一直没有中断过。搬迁的大方向没错,但在时机选择上是否有问题?东站搬迁的急迫性在哪里?搬迁何必急于一时,而不待相关条件成熟,比如等到春运之后,或者干脆等地铁开通之后?
或有人说一般民众可能是短视的,无法正确认识政府某项决策的重大意义。但政府在做出某项重大决策之前,依然有责任充分考量民意,听取多方声音;有责任对即将做出的决策进行公开的解析与宣讲,以最大程度获得民意的认同与支持。政府更不乏回应民意、澄清公众疑虑的工具与途径,如公开听证、公开论证,以及最大程度的信息公开。有必要再次强调,政府不论做出何种决策,都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以民为本”。
事实上,东站第二批线路搬迁后运营的第一天,就出现了一系列矛盾与问题。据悉,这次搬迁的班线主要涉及绍兴、宁波地区的37条客运专线共625个班次,除嵊州、新昌班线全部迁至九堡客运中心外,其余班线对半均分到了杭州汽车南站。汽车南站因为客流猛增,不得不在站外增设马路停车场,造成周边道路堵车严重,通行不畅。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九堡客运中心班线客流,甚至出现个位数。包括运企、旅客、原东站周边地经营者,态度几乎是一边倒的反对目前的搬迁方案,某市的长运行业甚至集体扬言“拒入中心站”,而乘车旅客更是怨声载道,由于车站服务不到位与信息不灵,有的跑了冤枉路,有的耽误了行程,“吃尽苦头”,“蛮折腾的”。整个搬迁“工程”,似乎没有一个赢家!民意如此,为什么我们的政府部门不马上顺乎民意,更改错误决策?人们有理由发问:这仓促搬迁的背后是否存在见不得阳光的猫腻?到底是为民着想还是受利益驱使?
杭州汽车东站搬迁如此,杭州火车东站搬迁的问题也不能小视!从杭州火车东站到萧山火车站(杭州南站)数十公里路程的跨江交通能否顺畅,不仅仅关乎来往旅客的通行,更关乎杭州市民的日常生活,关乎杭州市民出行,关乎所有途径杭州的车辆进出的便利与否。这样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民生工程,在作出决策之前,政府是否进行过科学论证,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决策至少没有经过公开听政,也没有公开听取民意。
春运就要开始了,杭州汽车东站和火车东站搬迁所引发的事关城市交通、运输企业、来往旅客、周边商家以及各种配套设施不到位、服务不完善等等一系列问题,现在所暴露的仅仅只是冰山一角,更大的问题还没有出现。但就是眼前的这些问题已足以触目惊心,也不是哪一家运输企业所能担当与解决的。如果杭州市政府对此依然熟视无睹,相关职能部门及有关各方继续一意孤行,放任矛盾淤积与激化,任由这样的错误决策强行“闯关”,到时候的局面恐怕难以收拾了!(本文部分内容来自《青年时报》1月6日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