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参与程度大。离婚诉讼开庭时,父母双方陪同并全程参与的并不鲜见。“独一代”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弱,对于父母过多地依赖。而父母对于子女普遍纵容和娇惯,对子女的“依赖”理解为“信任”,乐此不疲地挺身而出。
二、离婚态度干脆。“独一代”由于共同生活的时间不长,离婚时没有太多经济和孩子抚养问题上的纠葛。开庭时,双方情绪平静,处事理智,态度干脆,和以前离婚时为房产、孩子等问题争执得面红耳赤,甚至相互辱骂、大打出手的现象大相径庭。
三、“闪离”现象频发。婚期普遍不长,最短的仅4个月,还未举行婚礼。独生子女由于自小生活在6+1的家庭环境中,习惯了备受宠爱和呵护,形成小家庭后不适应社会角色的转换。出现家庭矛盾时,依然负气地选择逃避,一“离”了事。
四、离婚原因单一。离婚的原因也从以前的赌博、吸毒等恶习或婚外恋、经济等多元因素趋向单纯的“性格不合”。“独一代”不再将婚姻视为一成不变的人生安排,离或不离只遵从内心感受,甚至可以没有任何理由,只因为“没感觉”了。
专家分析其成因,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自理能力和受挫承受力弱。“独一代”在6+1家庭中居于核心地位,习惯于被人照顾,为人处事上更多地从自身考虑。在成长过程中,绝大多数父母对“独一代”的学习要求严苛,而放松了对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独一代”自组家庭后,家务事的重压、夫妻相处容忍度的欠缺、父母对于小夫妻生活的过多参与和干涉、“独一代”担当和处理问题能力的不足等都成为离婚的潜在隐患。
二、舆论环境及社会干预对婚姻控制力的弱化。传统舆论对于离婚负面影响的过多渲染,随着时代的变迁被逐渐削弱,不再将其“妖魔化”和“标签化”。法律制度的修改及家族、亲友、街坊乡邻等社会关系的淡化,使得离婚变得越来越私人化。“独一代”自小生活在“从一而终”的传统婚姻家庭观念被动摇的环境中,与生俱来地将离婚视为法律赋予的合法权利,丝毫没有父辈“嫁
70后离婚不需要太多理由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