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大力培养私人空间


  2010年第1期的《读书》刊登了刘再复与李泽厚的对谈录,讨论了21世纪的哲学展望这个主题,认为21世纪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世纪,古典哲学还会重新复兴。在谈论中,李泽厚指出,现在一周工作五天,将来会工作四天、三天,私人时间、心理时间也许更重要。

  为什么私人时间、心理时间也许更重要?因为“真正的时间是情感中的时间,不是公共时间、外在时间。公共时间把时间空间化,只有私人时间存在于情感之中。”这虽然是被后现代主义思潮所批判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现代主义思想,但放在今天看,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现在社会的诸多问题,根本在人,人的根本问题又在思想,思想的根本问题又在被喧嚣的社会空间所压制,由此导致私人空间的严重欠缺,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明星自杀事件接踵而来,一些针对社会的极端行为屡屡再现,皆与此有重要关系。

  后现代主义把所有的哲学已简化到只有语言才是本质,其他一切的命题皆为虚无。但李泽厚指出,“人首先是靠面包而不是靠语言活着。有比语言更根本的东西。”“人会消极、悲观、颓废,介但不会都去自杀,总要活下去,要活下去,就要找找活下去的意义。”所以,在个人思想极其复杂混乱的时代,应该大力提倡私人时间的创建,让更多的人在私人的时间找到自己的真实情感,认知人生的真正意义,那样这个世界的人们才会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