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评去南京必游的八大景点


              乱评去南京必游的八大景点■ 洪烛

【明故宫】

   明朝有两座故宫,一个在南京,一个在北京。逛过了北京的紫禁城(今改作故宫博物院),再来看南京的明故宫,不得不承认,南京才是真正的废都。

   朱自清说过:明故宫只是一片瓦砾场,在斜阳里看,只感到李太白《忆秦娥》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二语的妙。午门还残存着,遥遥直对洪武门的城楼,有万千气象。

   历史啊历史,留下了太多的垃圾场,虽然这种垃圾也常常被后人叫做“文物”。

   饱经战乱兵火,南京的颓废是出名的。而颓废也可以构成一种精神,任何消极的事物或许都有其积极的一面。

   紫禁城的源头在南京。正如明孝陵是北京十三陵的祖宗。

 

【莫愁湖】

   在所有的湖泊里,莫愁湖恐怕是最女性化的。它是因一个女人而命名的。南京城里的女儿湖。

   莫愁姑娘并不是南京的亲生女儿。“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可见她是河南人,只不过嫁到南京做媳妇了。婆媳关系处得不错。南京成了她名副其实的第二故乡。

   从此谁都知道:南京有个漂亮的小媳妇叫莫愁。

   连秦淮河都会羡慕莫愁湖的。就像风尘女子羡慕良家妇女。

   其实女人都是水做的。水本身都是干净的。

   而男人,包括寺庙的神,都是泥做的。

   当然,这是对贾宝玉的名言的演绎。

 

【扫叶楼】

   一个又一个的秋天,一遍又一遍的落叶。清凉山上好清凉。拜访扫叶楼,最好能带一把新扎的扫帚。半亩老人龚贤,恐怕最喜欢这样的礼物。

   老人清扫的究竟是落叶还是时间?在数不尽的日子里,有着扫不完的忧愁。

   踏上登山的台阶,就听见沙沙声。却看不见人影。莫非这是幻觉?

   是老人在清扫着落叶,还是落叶在追赶着老人?谁压低了嗓门在喊:请等等我!

   隐士已不在了。他的替身是风。风成了这座山真正的主人。

   没完没了的落叶,没完没了的风。速朽的生命与不朽的诗篇。

 

【胭脂井】

   酒色永远是男人的陷阱。即使对于陈后主这样的帝王,也不例外。

   偌大的台城,似乎只有这枯井里才有着最后的一点安全感。风流皇帝抱着张丽华、孔贵嫔两位美人,躲在井里,跟破城而入的隋兵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著名的《玉树后庭花》曲调,就这样被窖藏了。一杯低斟浅酌的苦酒。

   胭脂井,多迷人哟,据说是因井栏石脉有胭脂痕而得名。后人却给它换了个商标;辱井。

   失踪的美人,只留下了一点口红。

   留给男人的则是许多教训。

 

【雨花台】

   祈雨的人来到山上。

   祈雨的人又是葬花的人。

   这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昨天还手持油纸伞,今天又肩荷小锄头。

   一夜之间,花落如雨。一夜之间,泪如雨下……被雨打湿了的爱情。被花染香了的美丽。

   满山坡深埋的雨花石,是石化的眼泪,或者说,是眼泪的化石。

   雨花台是佛教圣地。据说六朝时有高僧在山上说法,天降雨花,故名。

   不知是花做的雨,还是雨做的花?

   我不信佛。我只爱美。我宁愿相信是一个美人的哭泣,感动了上苍。美人只会为爱情而哭泣。美人的一生是漫长的雨季。雨季又构成她的花季。

   我的假设其实与雨花台的传说并不矛盾。还有比爱情更伟大的宗教吗?还有比幸福更难得的修行吗?海誓山盟,同样也法力无边。

   祈雨,为爱情而祈祷。葬花,为爱情送葬。

   花是固体的雨。

   雨,是液态的花。

   我不敢在雨花台上停留太久。

   我的心,也会被打湿的。

   情人的眼泪,是规模最小的雨。只有两行。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着不同的降雨量。

 

【随园】

   袁枚在此写了两本书,一本叫《随园诗话》,一本叫《随园食单》。随园也就是这样出名了。

   他同样奠定了自己的双重身份:诗人兼美食家。看来大雅就是大俗。大俗就是大雅。

   袁枚:清朝的大诗人,南京的大厨师。他像炒菜一样写诗(讲究色香味俱全),像写诗一样编撰菜谱(文采飞扬)。

   随园又是袁枚的大观园。他“大收女弟子,多讨姨太太”,成了诗坛的贾宝玉。据说他八十高龄了,还写诗抗议当时的官府禁秦淮妓:“三皇也有洪崖妓,曾载《康熙字典》中。”此种风范,在西方同行中恐怕只有歌德才能比拟。

   读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汪曾祺、张中行等人的散文,我都能闻见随园的气息。他们都是袁 枚的徒子徒孙。

 

【乌衣巷】

   贵族从这里走过,货郎从这里走过,乞丐从这里走过……诗人也从这里走过。

   无法统计古今行人的数目。一定相当于天文数字了吧?然而,每个人都是流星。

   读刘禹锡的诗句,我们知道,走过横跨秦淮河的朱雀桥,就是乌衣巷了,南京最古老的富人区。东晋的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至今仍是此地的荣誉居民。据说那时候有钱人爱穿黑色衣裳,跟燕子的审美观相似。

   穿着晚礼服的燕子,是乌衣巷的宠物。

   飞过我头顶的这一只,究竟姓王还是姓谢呢?反正我不会怀疑它贵族的血统。哪怕它下放去农村了,也保持着绅士的风度。

   燕子是大自然的“黑五类”,但你见过比之更有魅力的流放者吗?

 

【台城】

    台城的柳树出名了。被诗人称为历史的无情杀手。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因为有了文学艺术的渲染,植物的故事便也和人类的故事密切相关。譬如柳树,成了发生在台城的如梦六朝之盛衰的证人。

   “白门杨柳好藏鸦”,在风中飘举着无数的悬案。

   台城本是三国时代的吴国孙权的后花园,东晋成帝时改建为皇宫所在地。六朝的帝王。你方唱罢我登台,极尽奢侈狂欢之能事。台城是金粉南朝的阿房宫。

   台城没有城堞,就像一座露天的大平台,不适合练兵防守,却适合举办怀古鸡尾酒会。抑或,为文人骚客写写诗填填词提供点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