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左宗棠年谱(1871)


新编左宗棠年谱(1871年)

编纂/王纪卿 姜婕

 

1871年,同治十年,辛未,59

11(同治九年十一月十一日),陕西回民军陈林等将领率八千名老弱回民,跪在濠外请求安抚。刘锦棠受降,将壮丁分别安置在各营,而将妇女安置在濠外。马化龙请求湘军从马家河滩撤围,说愿意给濠外的妇女输送粮食,而马家河滩的回民军也愿意接受安抚。刘锦棠同意受降。于是,湘军进入马家滩,收缴马匹和武器,留下一千多名回民,令他们拆平堡寨,在故乡居留。

15(同治九年十一月十五日),王洪寨也拆平堡寨投降。马化龙见抚局已定,于16日(同治九年十一月十六日)只身到刘锦棠军营投降,湘军进占金积堡。湘军将士都想杀掉马化龙,以雪愤恨。刘锦棠派人飞马请示左宗棠,令马耀邦平毁寨墙,呈缴马匹、武器和户籍,等候命令。此后,余彦禄等人从河西率领几千部众陆续赶来投降。陕西回民尚存男女一万一千多人。左宗棠令湘军将这些人分批解送平凉,安置到平凉华亭境内的化平川。从此宁、灵两州没有陕西回民。

当时,前陕西按察使陈湜总理左宗棠所部的营务,左宗棠派他前往金积堡。由于河西王家疃各堡尚未攻破,便将马化龙留在军中。

131日(同治九年十二月十一日),左宗棠向清廷上了一道密奏,请求暂缓将马化龙处死,并说明了必须严守秘密的原因。他说,清军攻克了金积堡,全局已在掌握之中。如果先杀了马化龙,王家疃的回民首领便会心怀疑惧,这样反而会拖延战事。

清廷同意左宗棠的办法。

2月(同治九年十二月),马化龙派人到王家疃,将他派到王家疃的何生洲等部几百人招回金积堡接受安抚。211日(同治九年十二月十二日),金顺、张曜所部攻克王家疃。217日(同治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通昌堡和通贵堡的回民军也参谒黄鼎所部投降。崔伟等人听说金积堡已被攻破,便从凉州撤回。

当月,甘肃清军范铭所部士卒在岷州叛变。此事发生之前,周开锡就有所防范。他认为范铭所部特别冗杂,前后将他所部十营派驻巩昌,以孤立范铭。范铭部队中的会党尤芝政等人胁持改组后的余部造反,范铭无法制止,离军逃走。周开锡派杨世俊和张仲春率部前去讨伐。左宗棠将此情形奏告清廷,并指出甘肃之所以发生混乱,是因为军饷奇缺,但招募的兵勇日益增多,未能订立营制,确定军饷,所以军令无法得到严格的执行。他还说,打算淘汰冗杂的兵员,组建精干的部队。但此项工作处在起步阶段,不免议论纷纷,他不会因此而罢手,一定会谨慎地推进。

3月份(正月),刘锦棠从各个回民村堡中挑选一千八百名壮丁,作为义勇,分派到各营,逐步编造回民军余部的户口。当时,马耀邦已将马匹武器呈缴完毕,但湘军在堡中又搜出藏匿的洋枪一千多枝。于是提审马化龙父子,要他们交代传教和与外国人勾结的秘密活动。受审者坚决不肯承认。32日(正月十二日),提出马化龙父子及其亲属十三人,以匿藏枪械的罪名处以极刑。同时处死回民军中有官职者八十多人。将堡城夷为平地,堡中老弱妇幼一万二千人送到固原州安插。外来人口及被胁迫的甘肃回民三千多人,则迁移到平凉。

这时,以前所迁的陕西回民已经抵达平凉。左宗棠派冯邦棅测量化平川,按户分配地亩和窑屋,发给牲畜和种籽,督促移民耕垦。左宗棠了解回民风俗,知道他们崇奉教义,全部听命于首领,也就是教中所称的阿浑和卓。于是,在编审户口时,令每十户设立十户长,每百户设立百户长,使之互相约束。又上奏清廷,请设化平川厅通判、都司各官,管理这个地区,以牵制回民首领的权势。

清廷对左宗棠所部将士论功行赏,322日(二月二日)发布谕旨,称左宗棠运筹决胜,调度有方,着赏加一骑都尉世职。左宗棠上疏,请将对自己的封赏追封刘松山。清廷不准。给刘松山赐祭一坛。

当月,范铭所部的叛卒投降。左宗棠下令斩杀叛军首领尤政芝与安桐贞,收编叛军五千多人,分配到各部安插。又将叛军裹胁的一万多名难民安置在岷州,留下部队镇抚。

早在范铭所部叛变时,清廷的言官纷纷指责周开锡激起事变。如今事情平定,左宗棠就此事上奏,澄清真相。清廷同意不再追究此事。但周开锡打算引退还乡,左宗棠对他开导说:“甘南的事情,我已据实向朝廷讲清楚了,现在要立刻争出个是非曲直,未免操之过急,有争强好胜之嫌,没有什么好处,而且违背了我平时问心无愧、不求别人体谅的原则。等到西部大事有了成效,国家大致安定,我们做臣子的大略已尽心意,就可以收手,给贤人让位了。人生的规律,总是成功身退,天道也是如此。不论身处什么位置,只要心迹洒脱,便能掌握进退的火候了。”

3月(二月),河州回民军一千多人趁着清军正在攻打叛军,又从安定出兵,袭击通渭、秦安、清水、西和、礼县各境,被杨世俊、张仲春所部击败。固原东西两山的绿林军和回民军残部,多者一百骑,少者几十骑,伺机四出袭击。魏光焘、周绍濂各部日夜追赶,屡有斩获。楚军合兵攻击,对方便分散隐身到山谷之中。等到楚军回营,他们又出来袭扰,形成规律。这些游击部队往往又跟河州的回民军会合,袭击南路,于4月(三月)影响到两当、徽县和秦安,另一支部队奔向宁远和伏羌。李辉武、杨世俊和田连考所部分路拦击,回民军从通渭溃退到会宁。

5月(四月),金顺和张曜所部攻破纳家寨,周开锡派兵攻破阶州的绺军兵营。

左宗棠在落实安置回民的措施以后,提审马化龙及其同党穆生花的眷属,根据供词,得知他们传教的始末,为他们分别拟定罪名,于526日(四月八日)上疏请求禁绝新教。从此,灵州和宁夏全部安定下来。

当月,左宗棠在西安开设书局,刊刻经籍,散发府、厅、州、县,经费从他自己的养廉项下拨付。

左宗棠日夜筹划粮运,打算向河州进兵,并令各部分别肃清中路和南路的回民军残余部队。

河州一地,自从回民起事以来,已经完全不在清廷控制之中。从兰州东行的驿道早已断绝。左宗棠令刘明灯所部从马盘向安定监视前进,令徐文秀所部从静宁开向会宁,逐步造船修桥,渡过洮河,修治兰州大道,以利运输军资火药,在静宁储备。由于河州的回民军时常出兵袭击各地,言官们怀疑左宗棠故意按兵不动,致使回民军势力大增,于是向清廷指控。清廷几次下诏诘问,左宗棠上疏奏对,强调要稳扎稳打,等到粮食成熟、桥梁修成时再进兵,比较稳妥。

6月(五月),周开锡在军营中去世。

刘锦棠率领湘军凯旋南下,招募兵员。这时金运昌所部调驻缠金,刘锦棠留下五千名湘军,由提督萧章开统领,驻扎灵州。

7月(六月),撤到河州的回民军悄悄抵达半角城,劝诱米包山投降回民军,从西山向东推进。雷正绾和黄鼎所部从灵州凯旋回师,会同周绍濂所部,在苦泉井将这支回民军全歼。同时,杨世俊所部在秦州境内攻破巩昌的回民军,张仲春所部肃清了岷州的回民军游击部队,洪惟善所部肃清了阶州的绺军。

此前,向清廷投降的清水回民首领李德昌主动请求前往河州,与当地回民军商议受抚。左宗棠令他不要招抚,让河州回民军自动投降。后来回民军听说河西用兵,因此久未决定。现在,左宗棠见后路已经肃清,打算一意进兵,上奏进兵方略。他说,兰州东、西、南三面都紧连河州,河州不静,兰州不能解严。他拟派出中、左、右三路部队进攻河州。

74(五月十七日),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并欲东侵,新疆形势危急。

同一天,刘锦棠扶刘松山遗棺并带伤残将弁勇丁回籍。打算在家乡选募勇丁补充兵员,请求给假六个月,假满归营。左宗棠批准。

8月(七月),各路部队分路前进。左宗棠调魏光焘所部移驻固原以北地区,直至平凉。

827日(七月十二日),左宗棠率亲兵从平凉进驻静宁。

注:左宗棠文集中有《祭宋三将军祠》一文。三位将军是吴玠、吴璘和刘琦,都是静宁人。三将军祠在静宁州城东部。左宗棠作此文,即这时发生的事情。

91(七月十七日),清廷得知俄国侵占伊犁,即命左宗棠为收复新疆,全力攻取肃州。

伊犁事变之前,新疆就发生了很多变故。几年前,西宁的回民妥明游历关外,传播新教。同治三年,陕西和甘肃的汉民与回民发生纠纷,妥明趁机起事,率部占据乌鲁木齐,戕杀都统和提督,派兵分驻古牧地、玛纳斯和吐鲁番各城。这时,恰逢俄罗斯灭了浩罕国,该国的安集延部失去领地,喀什噶尔的回民金相印引导他们的首领帕夏进入边城,安集延部攻占新疆南路八城。这时,北路的回民军也攻占了伊犁。

注:按《西国近事汇编》,当时占据乌鲁木齐的回民为东干尼族,攻占伊犁的回民为克兰西族。

帕夏占据新疆回民居住地以后,又派兵攻打妥明所部。妥明请降,帕夏令他仍然驻守乌鲁木齐,另派甘肃回民马仲担任阿奇木,监督妥明。迪化民团将领徐学功起兵斩杀马仲,马仲之子马人得承袭了父亲的职位,与妥明关系紧张。马人得又纠集安集延人攻击妥明,后者逃到玛纳斯城,在这里死去,时值同治九年。帕夏在各城征收地税,令回民和汉民都改易服装,遵从他们国家的风俗。从此,新疆全境都落入侵略者之手。本年6月(五月),俄罗斯以回民军多次袭扰该国边境为由,突然派兵逐赶回民军,占据伊犁,并声言将要代替清廷攻取乌鲁木齐。

这时,乌鲁木齐提督成禄率部久驻肃州高台,不敢进军新疆。清廷下诏,令荣全代理伊犁将军,收复伊犁,又催促成禄率部出关,与都统景廉所部会合,攻取乌鲁木齐,令刘铭传率领淮军从陕西取道肃州继进。

清廷同时令左宗棠分兵进驻肃州。左宗棠调徐占彪的靖远部队六千人,从凉州和甘州赶赴肃州。

左宗棠于911日(七月二十七日)上奏,指出俄国占领伊犁,名义上是代我国收复,话说得漂亮,但是心怀叵测。据说他们还声称要派兵前往乌鲁木齐,代我国收复该地,那就是舐糠及米,往内地推进,道理上讲不过去,在形势上也不能允许。他分析甘肃的形势,指出应当先攻取河湟,杜绝纷扰,然后专心向西进兵,分兵扼守玉门关,断绝敌军退路,才能收到全功。他认为,此时立刻兴师远征,不尽稳妥,然而,在强大的邻国觊觎我国领土,企图倚靠计谋得逞时,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他遵旨改变原定先攻河湟后攻肃州的计划,决定同时并举,急派记名提督徐占彪统率蜀军马步十二营向肃州推进。

大约与此同时,左宗棠给刘锦棠写信,说俄国人侵占了黑龙江北部,形势日益紧迫,现在又窥视我国西部边地,蓄谋已久,发机又速,不能不紧急防备。他说,刘锦棠假期将满,希望他选募几千名军士,于九月向西挺进。

913日(七月二十九日),左宗棠由静宁取道会宁西进,于916日(八月二日)抵达安定。

这时,各省关协助西征的军饷,拖欠了一千二百万两。左宗棠从平凉启程时,上疏催拨军饷。

此前,盐茶厅、固原、宁夏和灵州四地的回民军残部,以及巩昌本地的回民,都将家累和辎重寄放在河州,而本身却外出袭掠。自从清军攻占狄道和渭源以后,各路回民军向东出兵,必须绕道洮河的三甲集,渡到河东的康家岩,前往金县、安定与会宁,然后分兵向四面进发。其中,安定是回民军来往的要冲。

916(八月二日),左宗棠取道会宁,抵达安定,集结各部,企图先取康家岩。又派徐文秀、刘明灯两部从安定分路搜查前进,目的是将回民军驱赶到康家岩,加以聚歼。922日(八月八日),徐文秀部开进好麦川,遇到回民军骑兵二千人,将之击败,追到沙合岭。第二天冒雪前进,于924日(八月十日)越过马寒山,于925日(八月十一日)抵达东沟,直逼回民军卡垒,将其攻破。当天,刘明灯所部抵达新田铺,攻破新岩堡和孙家堡。回民军全部撤进康家大堡。清军会师合围。回民军突然弃堡,向洮河狂奔。清军压迫过去,击毙大批回民军。清军占据各堡,设立营垒。

康家岩对面十里就是三甲集。此地西面是太子寺,再向西稍北是大东乡。回民军有精锐部队驻守这些据点,作为河州的门户。左宗棠发现,从康家岩渡河,河岸险峻,水流湍急,对岸有邓家湾和边家湾坚垒,防御森严,仓卒间无法过渡。于是,他命令中路军从狄道架设浮桥先渡。106日(八月二十二日),傅先宗、杨世俊各部渡河完毕,分别在西坪、三义河扎营,派游击何建威所部扼守陈三坪,开始攻打三甲集。回民军在高家集、红庄、胭脂山一线阻击,又在黑山头、大坪山修筑坚垒,护卫三甲集。1031日(九月十八日),清军会攻高家集,攻破八座壁垒,乘胜攻下红庄和吉家山各堡,击毙二千多人。刘明灯、徐文秀两部从康家岩西渡,副将睢金城、喻有才等人战死。不久,开炮炸裂对岸的一座炮垒,牵船急渡,但因水流太急,终于无法横渡。徐文秀请求绕道狄道渡过洮河,奔赴黑山头,以横捣三甲集。左宗棠对他的计划深以为然。可是,左宗棠发现黑山的回民军壁垒太多,仰攻须费时日,而洮河上游的清军兵单,担心回民军乘虚偷渡,便命令徐文秀部不要绕道。

这时,王德榜和朱明亮来到左宗棠军营,总理营务。左宗棠令他们率领二千兵力,从狄道渡过洮河,会同杨世俊所部奔向八羊沟,而令徐文秀、刘明灯两部修筑浮桥,等到王德榜所部抵达八羊沟,便在东岸列队渡河。

当月,雷正绾所部接连击败盐茶厅和固原的回民军残部,回民首领马彦龙等人从洪济桥奔入河州。殷华廷、田连考各部也在追捕徽县和成县的回民军余部,将其全歼。

1113(十月一日),王德榜、朱明亮所部渡过洮河,观察地势,发现只要占据石鼓墩,便可左攻黑山头,右扼边家湾。1117日(十月五日)凌晨,二将指挥部队在石鼓墩上修筑两座壁垒。天明时,回民军主力来攻,东岸的徐文秀见友军已经占据石鼓墩,急忙架桥截流,渡到河西。回民军连忙撤围,奔赴边家湾,协助防守。朱明亮率部从石鼓墩山上冲压而下,立刻攻破边家湾壁垒。徐文秀和刘明灯所部移驻西岸。

1119(十月七日),傅先宗所部攻打黑山头,徐文秀等部攻打邓家湾。一万多名回民军从三甲集赶来增援,徐文秀分兵阻击援军,加紧攻击壁垒,到黄昏时攻破。增援的回民军大败。于是,清军骑兵沿岸扫荡,步兵上山追击,从邓家湾到三甲集,附近的堡寨全部攻破。傅先宗所部也攻破黑山头的回民军兵营,追逐几十里,急杀大批回民军。

1120(十月八日),傅先宗部进驻三甲集背后,派敖天印、王铭忠所部接连攻破三甲集以西的庄堡。王德榜等部从黑山南进三甲集前方,杨世俊所部也攻破了胭脂、三川的各个军营,赶来会师。1121日(十月九日),清军大举进攻。回民军凭墙守御,发炮掷石,如雨点般砸下。清军各部冒险猱攀而上,从凌晨5点打到下午3点,从四面登墙,击杀几千人。马占鳌夺门而逃。

清军扫平三甲集,合兵进攻大东乡。从山口、甘坪到大贝坪一线,回民军修筑了几十座壁垒。1124日(十月十二日),各部分路猛攻,将所有壁垒全部攻破。1126日(十月十四日),各部会攻大东乡。山口守军望风而退。敖天印所部留守谷口,作为援应。各部陆续推进二十里。回民军的伏兵从四山杀出,清军下马,持短兵器抵抗。敖天印闻警,急忙沿谷口杀入,两下夹击,于是各部撤出。

本月,左宗棠六十生辰。清廷下旨赏寿。左宗棠奉赐御书旗常,表彰其功绩,以及尚方珍玩。

12月(十一月),回民军在董家山和谢家坪增修营垒,向清军献出良马,请求清军暂缓进攻。清军各部将领拒绝所请。从1224日(十一月十三日)到1226日(十一月十五日),接连攻破谢家坪五十多座堡寨,而谢家坪以东的董家山仍然是壁垒林立。左宗棠发现,大东乡方圆百余里,举步是山,路径凶险狭窄,便决定先攻太子寺,以牵制回民军的兵力。董家山西接太子寺,北蔽大东乡,所以必先攻下董家山。

本年,左宗棠令陕甘各州县试种稻谷桑棉。他还下令在兰州设立制造局,由总兵赖长负责管理。

       128(十月二十六日),奏请调前河南按察使谭钟麟赴陕甘练习边务,遇有缺出,请旨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