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马云的“大淘宝”战略(原创)


话说马云的“大淘宝”战略(原创)

/朝老五

 

910日,淘宝网在其诞生地——杭州举行了2010半年会庆典,在半年会上正式发布了《大淘宝宣言》,首次明确了网购交易各方在淘宝平台上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明确了网购市场的基本原则,引导网购市场参与各方按照新商业文明的要求逐步转变。

《大淘宝宣言》是马云提出的新商业文明的三大要素之一“网规”。作为另外两大要素,“网商”和“网货”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网商应具有诚信、创新、责任感和分享精神。网货,消费者希望消除暴利、货真价实。而以《大淘宝宣言》为代表的“网规”建设,将同样成为阿里巴巴未来十年打造新商业文明的重要使命。

 

什么是“大淘宝”?

 

20089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启动大淘宝战略,并将继续沿用免费政策,将阿里妈妈和淘宝网合并,并将在5年内投资50亿资金。时至今日,马云推出大淘宝战略已经过去两年多时间,从大淘宝战略最初对集团内部的资源整合(将阿里妈妈与淘宝网合并,打通淘宝与阿里巴巴平台,形成一个B2B2C的商业生态链条),到今天《大淘宝宣言》的发布,充分显示了马云打造全新电子商务体系和商业文明的决心。

 

“大淘宝”就是要做电子商务的服务提供商,为所有的电子商务参与者提供营销推广、支付、物流以及技术支持等基础服务。这就好比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之前首先要做到“三通一平”,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然后方能引凤入巢,繁荣一方。以淘宝五年来对网络零售的理解和投入,马云希望给数以万计的网商提供一个成套的网络零售解决方案,帮助他们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开拓内需市场。

 

“大淘宝”诞生的背景

 

提起淘宝,中国网民(特别是年轻人)早已妇孺皆知了,马云于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尤其是B2B业务,目前,阿里巴巴已经发展成全球最大的B2B网站之一;2003年又密谋成立了C2C购物平台--淘宝网,一路顺风顺水,发展到今天C2C交易规模将达到2070亿,可谓是爆炸式增长;而在CCTV播出的那句广告语:“要购物,先淘宝”,不仅彰显了马云的野心,同时也正好反映了现时中国网民的消费趋势,近年来网购市场的野蛮成长造就了淘宝在网购市场的绝对优势,至少目前在C2C领域怕是无人能及。

 

很多人难以理解,在淘宝一家独大的优势下,马云为何处心积虑的提出什么“大淘宝战略”和“新的商业文明”,并改变了淘宝内部搜索规则,引得不少中小卖家怨声载道,甚至还有人跑去淘宝总部楼下抗议示威。按理说,中小卖家是淘宝目前比例最大的人群,也是当年淘宝据以打败EBUY易趣的坚实后盾,马云为何要挑起这个矛头呢?我们不妨来分析下“大淘宝”所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2008年经济危机的到来,阿里巴巴集团整体业务受到不小影响,B2B,出口通业务等均有回落,马云承诺淘宝不赢利,但试问在失去强大经济后盾支持的前提下淘宝如何运营?恰巧中国政府在当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如此一来,马云敏锐的经济嗅觉再次发生了作用,将经营重心由阿里巴巴转向淘宝,便是最明智的决策,中国的内需市场不可估量,在经过7年培育网购消费市场后,是时候让淘宝上主战场了。

 

二、同期让网商们值得关注的一件事情就是,国家在规范网购市场方面出台的一系列章程制度,明确提出网店卖家的实名制,工商税务等问题也接踵而来。这对于依托淘宝平台创业的中小卖家来说,是个不小的难关,很多小卖家的“规模”甚至就是一个人加一台电脑和一条网线,货源是代理的,价格没有优势,也没有推广预算,新政策的出台必将对淘宝中小卖家的经营造成很大影响;与此同时,因为在网上开店的便利与低门槛,导致淘宝卖家中鱼龙混杂,显然这对于淘宝的管理也是不利的,那些自身无货源和资金优势的卖家面对如此高压态势,唯有退出。

 

三、国内垂直B2C市场的分化,涌现出一批竞争对手蚕食淘宝现有的网购市场,这其中即有老牌的对手如:京东,当当,也有新生对手如:凡客诚品,传统企业进军B2C,开设独立电子商城虽未构成威胁,但这些对于淘宝现有买家的分流,以及B2C在货源,物流,信誉保障,广告推广方面对淘宝C2C卖家的冲击,的确让人头疼。马云之所以提出“新商业文明”我想就是基于信誉保障方面需求,毕竟过往淘宝交易中的纠纷案例会影响到平台的整体形象。

 

“大淘宝”是化解危机的一剂良药

 

上文中提到大淘宝战略产生的时代背景,实际上就是马云和阿里巴巴所面临的一场危机提前预演,只不过马云凭借起一向敏锐的市场嗅觉,过人的反映速度化解了这一场即将降临的危机。我在此所提及的危机,从整体上说分为外患和内忧。

 

外患何来?经济危机对于B2B外贸业务的影响有致命性的打击,同时由于中国目前经济产业链分布的不合理性,很多加工企业也受到牵连,自然而然的,国内B2B也受到相当大的影响。笔者曾经咨询过一些在阿里巴巴上从事B2B业务的朋友,大部分都表示从08年下半年开始,业绩大不如从前,很都人归结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但笔者认为更多的因素是阿里巴巴的盲目成长,对市场培育和规范的缺失,危机一来自然无从应对。

对于内忧,我们更多理解为淘宝现有B2C蛋糕被分食,京东、卓越、当当网等奋起直追,特别是京东,由于其自身B2C模式的发展以及物流配套的优势,在09年的增长速度非常快。而同样的,国内一批优秀的后起B2C企业,如凡客,红孩子,1号店,更灵活的经营方式与迎合时尚的产品供应链,人气急剧攀升。更为可怕的是,这些所谓的“垂直B2C”平台,现在有着明显的扩张趋势,比如:京东不再是只卖电器,而当当、卓越也不再只是卖书,凡客诚品也在探索其他产品平台的扩展。

因此,在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下,淘宝想生存,必须出招破解。而大淘宝的应时而生,让我们看到马云在提升淘宝整体形象和产品竞争力上做的努力:整合自有资源,提高效率;依托阿里妈妈广告市场和最近推出的淘宝搜索,争夺外部资源和流量;调整经营策略和规则清理无竞争优势的中小卖家等等,目的都是为了打造一个纯净,信誉好,有优势的平台,引凤来巢,赢得买家的信任与好感,重塑淘宝以往的“廉价货品”形象。

反观之,大淘宝战略对于刺激其集团成员的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比如:引导淘宝卖家在阿里巴巴上批发货源,今年年中马云将阿里巴巴网站更名为1688批发平台就可以看出其用意;通过阿里妈妈的淘客分红积聚外部资源等;我们可以这样评价,大淘宝其实就是把整个阿里集团的资源优势集中到淘宝平台,打造大而全并具竞争力的新阿里巴巴(或称为新淘宝),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来化解目前所遭遇的“外患”危机,这确实是一剂良药!

 

“大淘宝”前路茫茫

 

好的策略需要更好的执行,大淘宝战略推出2年来,我们可以看到马云一直在摸索中前进,也在不时的变化策略。

首先关于“新商业文明”这个话题,在网上就有着众说纷一的看法,正方观点普遍认为这是发展趋势,是未来电商必须经历的成长阶段;我们也很高兴的看到通过2年来的执行,淘宝网上少了那些“黑色产业链”,犹以刷信用者的清理,让人拍手叫好。

反方观点是激起了中小卖家的不满,我们知道中小卖家是淘宝发展壮大的根基,其实到今天为止如果没有中小卖家的支撑淘宝也是空壳子一个,抱住大CB并不能成就大淘宝的“美好未来”,如果失去中小卖家这一大人群,平台内B2C企业又无法跟传统企业的商城和垂直B2C竞争,终将是死路一条。所以我们看到淘宝在出招时还是有所保留的,又或者说给了中小卖家一个很长的缓冲期,静观其变,随时调整策略。

站在纯买家的角度,是非常欢迎这个新商业文明的,毕竟谁都不想遭遇购物陷阱;站在大买家的角度,对于大淘宝也是充满期待的,毕竟他们的实力在哪儿摆着,不管你怎么竞争,大买家的生命力都比中小卖家强大的。但问题就出在,中国网购市场的培育时间短暂,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大部分都有盲目发展的水分,同时很多消费者亦买亦卖,政策的出台对于他们即有欢喜也有不快,我们只能静观其变,期待“大淘宝”有更好的表现。

 

马云的灵通众所周知,对于国家政策的分析和大众心态的拿捏相当到位,其实不管是大淘宝也好,还是新商业文明也好,关键是掌握一个“度”,这个很考工夫,火候不够起不到作用,过头了却又引火烧身。我们希望看到马云的大淘宝梦想早日实现,也希望新商业文明的建立带给我们全新的购物体验,带领中国网购市场健康、纯洁的发展。

 

 

20101010 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