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侬的伯乐,西安当代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王根权先生一度就当代书法的标准问题发表多篇文章,力陈当代书法标准缺失之弊,指出:正是因为标准缺失,使人们不识好坏,不辨真伪,才使得邪小书法大行其道,使如此优美的中国汉字丑恶不堪。
时下,像根权先生这样的有识之士越来越多,在李一、乙庄主编的《当代书法标准》一书开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传席一番话就振聋发聩,听了真叫人觉得够爽。
陈传席先生说:“书法最基本的标准是书写标准的汉字,否则便不是书法。至于是不是艺术,还当别论。我们无权阻止你‘创造’,但你‘创造’的如果不同于汉末魏晋以来的文字,就无权叫‘书法’,也不必叫书法。为了显示你独创的‘伟大’,也应在书法之外确立一门艺术或什么学科,你就是创始人。……你的‘创造’又何必叫‘书法’呢?如果你叫它‘书法’,那就必须学好汉字,写规矩的汉字。”
说得好啊!
分明已经不是符合书法规范的书写,却非要叫书法不可,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吗?
卖的是狗肉,何以要挂羊头?正说明羊头的高贵、值钱、不可复制,它在中华文明-文化史上的地位不可动摇,它是真正的中华文明和文化的传承。
陈传席先生接着说:“……再谈艺术。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卷二》中说:‘凡事物是能垂久远者,必不徒尚华美之观(即形式美),而要有切实之体。’‘切实之体’的实现,首先要有从古至今而形成的一套具体而微的技法。书法艺术不是技术,但若无高超的技术,则无艺术。先要熟习技术,这要花很多时间习练、研究、切磋到熟练掌握之后,再进一步忘掉技术。”
此言甚得我心。
金侬本就想写文章,文题就叫做“艺术的含金量”。
什么是艺术的含金量?即就是艺术中技术的含量。艺术中技术含量越高,其含金量越大。
黄口小儿,学得三月毛笔字,其书艺岂能与学书几十年的人相比?原因就在于黄口小儿书法中的技术含金量小。
技术含金量是艺术功底的一部分。
哪有艺术功底越浅艺术水平越高的?
陈传席先生谈到标准时说:“……第一个形而上学的标准便是,从古至今,凡称书法者,必‘正大’也。岂有邪小者可称艺术的。然而当代书风就是邪而小,歪歪扭扭,描头画足,一股子邪气、小气。世界上的事,邪小只能得逞于一时,岂能长久?”
呵呵,“邪小”二字可称经典用词,金侬记下了!
谢谢陈教授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