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秋后行情”有多强?


  随着“国庆节”后大盘连拉阳线,乐观情绪开始升温。确实,随着加息、升值、打压房地产、新股发行等利空消息被反复消化,呈现一波持续而有力度的上涨,完全在意料之中。秋天已过,这一轮行情可以叫做“秋后行情”。既然是“秋后行情”,就难免有“秋后蚂蚱能蹦跶几天”的担忧。

  看待秋后行情,还是要从基本的经济形势入手。中国经济历来如此,国内外一些书呆子专家说它不好,它依然可以挺过去;这些书呆子说它很好,它也可能不那么争气。这一切皆源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各地极其不平衡经济体,内在调节能力、内在回旋余地大得很。2008年以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再次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前期炒作不只的、现在还可能再次翻炒的利空,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这就如同市场炒作利好时也没有那么强时一样。观察中国股市的波动,还是要一看基本估值,二看政策眼色。对于第二点,我的文章说的很多了。

  当前中国经济和股市遭遇的最大难题是:经济结构依然存在错乱,资源消耗大,科技支撑弱,国际贸易环境不公平。解决这个问题,惟有靠自己。基于这一点,我们就不要过分夸大书呆子们所说的中国经济难题解决之道。进一步说,不要听信所谓“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消化产能过剩将导致经济增速巨幅下滑”一类的说法。对于地方融资平台的危机,也不必夸大。

  现在,外界有一些压力,并且来头不小:压迫人民币升值,以人权牌干扰政府经济决策,热钱进入干扰宏观调控,制造领土争端分散中国发展经济的精力。这些恰恰说明外界的恐惧,反过来说明中国经济支撑力不可忽视。如果我们弱,外界怎么会如此急不可耐?

  股市从现在上涨,超越3000点应不是难事。蓝筹板块将有所作为,概念股也将水涨船高。并且,浑水摸鱼的外部资金也可能趁机来揩油。这是有助于行情升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是外界压力会持续不断,这会对人们的心态和行为模式形成压制,妨碍行情的发展。对此,也必须加以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