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地税既吃唐僧肉又将私车变取款机


     

汽车地税不仅吃唐僧肉再将私车变取款机

 

       据悉,日前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向一些非营运的车辆开征“汽车地税”,其中包括了非营运的私家车也在需缴“汽车地税”之例。由于中国各地方政府有效仿跟风捞银子的风俗习惯,因此,有些地区可能要在明年1月份就开始一刀切地每月要向每一车辆征收地税了。中国老百姓眨眼功夫,又冒出了一个贪得无厌的“吸血鬼”。

       据了解,如在中部某市,车辆年检和缴纳地税,已经是捆绑式进行,要求该市每一个车主必须缴纳地税后,才能完成车辆年检。虽然这一举措在当地引起民众质疑与愤怒,但主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毕竟他们不能逃避“车辆年检”这个关口,没有完税车辆就无法年检上路。

       这些地区的税务部门的官员解释是:为什么要交地税呢?因为生产汽车交的增值税、消费税,销售汽车要交增值税,买车的交的车购置税。汽车占用的流动性地面太多了,不能无偿使用,应按投影面积征占地税,至于对公交车、出租车和机关的公务用车可免征。官车可免私车不赦,这是何等的道理和法律?!

       汽车要交车船税(一年一次,一般有保险公司收交强险时代征),从事运输的汽车还要交营业税(交通运输业,税率3%)、人所得税(按经营活动的附征率征收,一般为2%),综合税率在5.3%左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费附加。不管你经营不经营,都要交。因为车辆分散,不易于征收和管理,地税机关一般都按吨位、座位等为标准推测该车的年经营额,然后按年征收一次!

       另据了解,全国还有些大、中城市正在酝酿开征“拥堵费”、“排放税”、“年票费”、“城市临时集资建设费”等等,五花八门、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将汽车当成唐僧肉、把私家车变为取款机。

      据海外媒体报导,目前全球税务负担指数显示,中国老百姓的税务负担已经排名全球第一,一个普通的中国工薪族,一辈子大概要缴20-30万元左右的税(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及养育下一代)。其中,中国汽车税费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是世界上汽车税费项目最多、税费额最高的国家。如增值税、消费税、购置附加税、车船使用税等。此外,国家还明文规定收取车检费、保险费、年审费、车辆牌照费、过路过桥费、停车费、营运车辆管理税费和车辆管理费(车管部门征收,包括车检费、管理费、排放检测费等)。新车上路还要收取检查费、牌照费、行驶证工本费、车辆移动证费、工商验证费、临时养路费等等乱七八糟的这税那费。还有许多非正式的部门和地方收费项目,五花八门,多如牛毛,均以部门或地方利益为其出发点,只是苦了害惨了购车消费者,中国老百姓买得起车养不起车。

       凡在汽车生产厂销售公司工作过的人皆知:在我国真正的出厂车价一般只占购车费用的60%左右,其余大约40%上下则属于各种合理的或不合理的税费。另据有关资料:中国在燃油税出台之后,只取消养路费,不取消过路过桥费等各项苛捐杂税,仅按税率30%算,一般消费者每年要多支出3000-5000元,出租车要多支出15000-25000 元。如果按50%算,多支出的费用少则要翻番,其税费总额令中国车主的税负排在全球前列第一位。一些地方政府有部门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在为“人民币”服务,因此,造成执政党的公信力日趋下降,与执政党的历史使命与宗旨背道而驰,可谓“一粒老鼠屎,带坏一锅粥”。

     国外汽车税收约5-6种,而中国汽车税费加起来有近30多种,有的地方多达50多种。车辆购置阶段占车价的比重,美国为5%,日本为10%,德国为 15%,英国为25%。国外在使用阶段主要收取燃油税,收取燃油税之后,一般不再收取过路过桥费等其他以搜刮民脂民膏为其敛财目的。

国外汽车税的税费种类大多按照购买阶段、保有阶段和使用阶段设置。欧洲国家在汽车购买阶段的税率普遍较低,德国、英国、法国、瑞典等国家甚至没有汽车消费税和购置税来激励国内的汽车消费。

    日本虽然征收汽车消费税,但从设立之初到现在,这一税种的税率不断下降,目的也在于鼓励国民的汽车消费。上世纪40年代,日本对汽车消费征收物品税,成为日本现行汽车消费税的前身,当时物品税的税率高达汽车总价的30%。如今,日本新车的消费税统一为汽车总价的5%。为了刺激新车消费,韩国政府也采取了相似的做法,即大幅度降低汽车购买阶段的税费。

      纵览世界各国的汽车税收,虽然税种设置和具体税率不尽相同,但其引导方向却惊人地相似,即充分鼓励购买但限制使用,同时扶持小排量汽车。

      去年,有业内人士做过这样的统计:美国每辆汽车每年消耗1.8吨燃油左右,欧盟1.5吨上下,日本只有1.0吨前后,而中国竟然高达2.5吨以上。中国家庭的汽车保有量低、排量小、行程短,所以中国家庭的汽车不论如何也不应该消耗2.5吨燃料。

       另有细心人估计全国目前每年公务用车消耗至少在5000亿元左右,成为最大的公务开支项目之一。每辆公车每年要跑10万公里左右,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至少在10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30万元。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10%~15%之间,有些地方甚至更高。 公车使用中公务约占1/3、领导公车私用约占2/3、司机私用约占1/5。各地方政府给领导的车贴,越涨越高,从几百元到几万元,甚至油费、维修费和各项应交纳的税费,全部给予报销。私车不“私”;公车不“公”的腐朽现象日益严重,而且越演越烈,公车改革越改越倒退、越改越腐败腐烂。

 

      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税征收的项目和地税征收的项目如下:

     1、国税征收的项目有:

      1.增值税; 2.消费税; 3.海关代征的增值税、消费税、直接对台贸易调节税; 4.企业所得税(中央企业所得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外资银行、地方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 5.证券交易税(未开征前暂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 6.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和外国企业所得及地方附加; 7.海洋石油资源开发的各项税收; 8.出口产品退税; 9.个体户和集贸市场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10.中央税和共享税滞纳补税罚款收入; 11.铁道部门、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12.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2、地税征收的项目有:

      1.营业税;2.个人所得税;3.土地增值税;4.城市维护建设税;5.车辆使用税;6.房产税;7.屠宰税;8.资源税;9.城镇土地使用税;10.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11.地方企业所得税;12.印花税;13.筵席税;14.地方税的滞补罚收入;15.地方营业税附征的教育费附加。

 

   本文为搜狐汽车特约稿件,只代表个人之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 另无搜狐汽车允许授权严禁转载,

   若非转载不可,敬请注明该文出处和作者之姓名,忱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