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利率可以上浮,存款利率为何不能够上浮


                 贷款利率可以上浮,存款利率为何不能够上浮

 

    央行提高国内六家银行准备金率,看来银行方面的可以赚更多的利差了,因为银行可以上浮贷款利率,而存款利率是不能够上浮的。银根抽紧,资金需求没有变化,利率上浮的理由就更加充足,利差进一步放大。目前一年期的贷款利率上浮50%之后是9.2%,而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是2.25%,这样的利差简直就是暴利了。


    在物价步步上涨的趋势下,有一点闲余金钱的普通百姓要么让钱进入民间借贷,承担很大风险,要么只能任由银行盘剥。百姓和企业家到银行存款,等于要向银行支付存款费用。


    专家们认为,这仅仅是货币政策的微调,整体方向依然是适度宽松。但也有人认为,由于市场普遍预测,9月份CPI将继续上行,创年内新高,央行抗通胀压力较大。此外,9月份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境外资金流入规模可能继续增加,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适当对冲。


    不管专家们是如何拍他们的砖头,物价上涨导致持久的存款负利率是不争的事实。有专家认为,提高利率对市场的压力更大,所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择优选择。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最关注的是手中人民币的含金量,低收入家庭关心的是农贸市场价格的变化。在温州,蔬菜基本上都要每五百克五元以上人民币了,先前专家都在谴责大蒜生姜什么的无关民生的物品的涨价,但是,如今,菠菜都要八元钱一斤了,就没有专家出面说事了。

 

    看新闻,说是韩国的泡菜价格大涨,中国东北白菜萝卜纷纷出国赚钱。如此折腾,会否导致中国蔬菜的继续上涨,并带动所有,包括粮食的上涨?刚刚从法国意大利回来,逛那里的农贸市场和超市,国内蔬菜牛肉鱼啊等的价格都已经和国际接轨了。在米兰华人开的餐馆吃西餐,女老板8月份刚从国内回来,因为欧洲人都度假去了,她也趁机回了趟家乡。她说,国内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已经超过米兰了。

 

    食品类价格的上升,低收入家庭生活堪忧。家中有剩余者怎么办呢?存银行,显然是被盘剥,低于通胀率的存款利率,人民币越存得久,越缩水。投资的渠道异常狭窄,投股市?显然不行,创业板,那个被称之为高成长公司聚集的地带,上市后首次年报的公布就让人大跌眼镜,尚别说老鼠仓啊等等的黑箱操纵,只能继续买房子了。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专家和执掌权力者的最优选择,的确,在巨大利差的驱使下,银行的放贷冲动无法遏制,这样做也许可以遏制这种冲动。但是,结果呢?能否真正达到专家和执掌权力者的目的,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不知管理层是否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当银根一抽紧,银行就会上浮贷款利率,就算是银监会对上浮的幅度有限制,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巨大利差的蛋糕太香了,几乎可以不用动动脑子就能够将钱赚到手。

 

    九月份,去银行商讨贷款事宜,普通百姓贷款,自然是抵押贷款。银行称,可以,但是条件是,利率上浮50%,这也不打紧,问题在于,这50%的利率要一次性先支付。中国银行发放贷款,一般为半年期和一年期两种,可以五年循环,也就是说,只要你的抵押物不解冻,在五年内可以不经审核,还清前期贷款,可以马上申请新的贷款。在温州,为了还这种贷款,民间短期高利贷非常活跃,通常都是5分以上利息的,也就是说年利率可以高达60%甚至更高,这样的民间借贷从某种意义上降低了银行的风险。

 

    除了利率上浮50%且事先一次性付清之外,还要帮助银行在月底那一天存入和贷款同等数目的人民币。这个要求很蹊跷,银行方面称是做统计用的。做假账?以便可以发放更多的贷款?因为银行的房贷额度应该和存款数额存在一定比例的。


    每每银根一抽紧,民间借贷利率就要上升,这次准备金率的上调,估计也将拉升民间借贷利率,导致民间借贷风险的进一步提高。不知就里的普通百姓很可能为了不使手中的钱放在银行里被盘剥缩水,进入民间借贷市场,加大了风险。温州民间借贷的异常活跃就是和银行超低的存款利率相关联,谁都想在更安全的地方让自己的钱财得到适当的升值。


    银行方面,一方面抱怨银根抽紧给他们房贷制造了麻烦,但是,另一方面呢,也许可以找借口再次提高贷款利率了。存贷差进一步拉大,银行赚利差真的赚得不亦乐乎。我就是搞不明白,既然允许贷款利率的上浮,为何就不允许存款利率的上浮呢?为何吃亏的总是老百姓,得益的总是银行呢。

 

    原本百姓和企业家应该是银行的上帝,因为,他们的存款和贷款给银行创造了赚钱的机会,现在,倒过来了,银行成为了百姓和企业家的上帝,你要存款,付我存款费用,你要贷款,就要让你出更高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