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楼市“限外”令:权宜之计还是长期政策?


燕郊楼市“限外”令:权宜之计还是长期政策?

/管益忻

 

河北燕郊,因为靠近北京的区位优势,加上较低的房价,在近年内成为了部分北京购房者的首选。在北京火爆楼市的带动下,燕郊楼市在近年来也折射出别具一格的飙升劲头。早在2009年初,燕郊的房价以价格的奇低为主要标志,最低时竞低至2100多元/平米,其最高者也就是4000多元/平米。然而,谁都没有想到,乘着2009年北京房价狂飙的快车,燕郊的房价也突破了10000/平米的大关。

只可惜好景不长。今逢楼市二次调迫近,河北省规定,非当地户籍首套首付5成、利率8.5折,二套首付6-7成、利率1.1-1.2倍。在此新政的压力下,燕郊楼市霎时降温,不少楼盘的价格出现大幅下调。以燕郊知名楼盘上上城为例,09年初的价格为4100/平米,今年3-4月价格涨到11000/平米,今年9月价格调整至7500/平米,现在的价格是7000/平米。

对于此次出台的严厉“限外”政策,河北某环京县政府负责人日前对外表示,他们绝不做北京人的‘睡城’!故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从千方百计吸引开发商投资到限制外地人购房,标示着地方经济某种转型发力。而燕郊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更向外宣示:他们希望外界重新认识燕郊,这里不是只能发展房地产,还能长出“好工厂”、好企业、好产业来,这里就好比是河北对接北京的一个枢纽节点。君不见,入区企业项目已达700多家,这才是他们的优势和努力方向。

无可否认,伴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交通网络的建设,京津冀都市圈时空距离越变越“小”,这也是京津边河北区域内楼市火爆的根本原因,一段时间内,它为地方财政贡献不小。但在笔者看来,之前的京郊楼市之火爆,从本质上说,还是在GDP崇拜狂的“唆使”下,加之投资/投机性需求的泛滥所导致的歪瓜裂枣。所以,这也就决定了这些地区的这种楼市具有浓烈的寄生性质。

尽管房价这匹野马在过往的多次调控之下实现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报复性反弹,然而,我们宁愿相信京郊政府“不做北京睡城”之表态不是一时的意气,而是出于深思熟虑之后为区域战略发展定下的基调。放下地方官员表态的实际效果不说,我们知道,客观事实的发展轨道往往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左右,不论河北当地的官员意志究竟如何,以往那种在GDP指标诱导下的、忽视实体经济支撑的地方楼市之火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也不具有可复制性和再生功能。

故此,从长远、战略发展的角度而言,脱离“唯房地产”是从的经济发展方式,脚踏实地地做足有利于地区实体经济增长、有利于民众民生的工作,这才是真正地干事创业,抓住了根本,这也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国家战略选择的基本诉求。这一点,如果仔细留意近来的楼市新政便可见端倪:摆脱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绑架,使经济运行走上均衡发展的局面是楼市调控背后的经济诉求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