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房产税成为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


别让房产税成为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

杨于泽

 

    开征房产税,经过“吹风—否认—吹风” 往复循环,现在有迹象谣言成真了。住建部一位官员近日证实,财政部主导的《城镇房地产税暂行条例》修订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取消城镇住宅的免征优惠待遇已成定局。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更表示,房产税试点推出时间已经“论月数”。

    征税已经倒计时了,但站出来透露信息的,不是“一名官员”,就是某部研究所所长,还有就是商会会长,真正的有司始终藏头露尾。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关部门躲在暗处,可以进退自如。民众只落得一头雾水,大家有脾气,但找不到发泄的地方;想找人评理,却没有说理的对象。

    普遍的焦虑,已经在社会上弥漫。根据中国社科院研究报告,中国宏观税负已达到经合组织国家(发达国家,往往也是福利国家)较低水平。这两年,社会回荡着房奴、车奴、孩奴的阵阵哀鸣,媒体流行着逃离“北上广”的时代寓言。2010北京社会蓝皮书显示,七成受访者感到生活压力加重。住房、医疗、教育三座大山尚在头顶,现在又要添新税,这不是给人心添堵吗?

    有人会说,房产税瞄准的是投机炒房者、钱多囤房者。据说财政部的思路是,只对高档房、大户型、非自住住宅征税,穷人还是享有免征优惠。这就要看如何定义大户型了,据说有关部门计划认定,建筑面积超过90平方米即大户型。而根据公开报道,9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不是没有,但占比极小。从全国范围看,有多少人能享有免税优惠,值得怀疑。

    复旦大学谢百三教授最近撰文说,开征房产税,如果“凭着几个官员照抄照搬国外的洋教条,如果税法、税率设置不合理,不符合国情,有可能会成为‘恶税’”。征收房产税的目的,据说是调控房价。目的很好,但对于“国情”、征税客观效果,至今缺乏研究。全国有多少人住着90平方米以上大户型,有多少人住着9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一直没有住房普查数据,谁也说不清楚。眼前一抹黑,房产税就上马出征,到底有多大针对性?

    中等收入阶层是中国的夹心阶层,生存状态尴尬,政府必须认真对待他们被误伤的可能性。专家说,白领应当到四五十岁以后再买大房子。但在政府保障长期缺位、房地产业诱导性宣传的情景中,很多人集中父族妻族、祖孙三代三辈子的财力买了大户型,这已构成既成事实。前有房贷、医疗、教育三座大山压顶,后有房产税追兵叠加,房产税就有可能成为压垮他们的那根稻草。

    政府政策应当具有平衡性,相互对接,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前一阵子,全社会都在关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有关部门吹风说,正在研究减税。减税方案久议不决,现在加税却要传言成真。二者之间有无矛盾之处,有关部门应当认真检讨。有的官员可能觉得,房产税收对了,可收调控房地产之效;即使收错了,收的也是白花花的银子,可增加地方政府财力。但政策失误自有社会后果,国富过度,难免民疲民穷,殃及内需,阻碍增长。

    几年前,曾有官员在权威媒体上撰文说,领导决策不能将媒体言论当真,因为在媒体上说话的都是些“中产”,他们把持了话语权,代表着“中产”的利益诉求。几年下来,我们这个社会其实已没有“中产”,只有房奴、车奴和孩奴。难道中等收入阶层就不值得服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