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
新疆葡萄甲天下,尤其以吐鲁番的葡萄最负盛名。2002年沟里种葡萄615.6公顷,生产鲜葡萄168610吨。这里主要种无核白葡萄,还有马奶子、红葡萄、喀什喀尔、百加干、琐琐等13个品种。其果实成球形、卵形。椭园形等,有的葡萄晶莹如珍珠,有的鲜似玛瑙,而有的绿若翡翠。那五光十色、翠绿欲滴的鲜葡萄,令人垂涎不止。尤其是这里生产的无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素有"珍珠"美称,其含糖高达20-24%,超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居世界之冠,用无核白鲜葡萄晾制的葡萄干,含糖量高达60%,被人们视为葡萄中的珍品,新疆葡萄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约600多个品种。有无核白、马奶子、百家干、木纳格、黑葡萄、和田红、喀什哈尔、粉红太妃等,尤以无核白最为名贵,皮薄肉嫩,汁多味甜,素有"珍珠"美称,且富含多种营养。葡萄还可酿酒、制作果酱、果汁。西域种植葡萄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盛夏的季节走进绿洲,家家户户的葡萄架不但会带给你阴凉,好客的主人还会采来晶莹的鲜葡萄给你消暑解渴;即使是隆冬,在塔里木盆地一带的集市上,仍然可以尝到保存得较好的葡萄。
新疆哈密甜瓜、甘瓜,维吾尔语称"库洪"。我国只有新疆和甘肃敦煌一带出产哈密瓜.公元1228年成书之<<长春真人西游记>>第一次提到在新疆有这种瓜,称赞"甘瓜如枕许,其香味盖中国未也".17世纪开始,哈蜜瓜列为新疆贡品。清<<回疆嗽:"自康熙,哈益投诚,此瓜始人贡,谓之哈蜜蜂瓜"新疆除少数高寒地带之外,大部分地区均产哈密瓜,优质的哈密瓜产于南疆师县哈密和吐鲁番盆地;石河子一带也很不错新疆哈密瓜。品种瓜有180多个及类型,瓜的大小、形状、肉色千差万别、大的像大炮弹,重十几公斤;小的像椰子,重不足一公斤。瓜的形状多为椭圆,扁圆的皮邑有黄、绿、褐、白等,皮上有各种斑纹。斑声、肉色为乳白、批黄。桔红戊碧绿;肉质有脆、有软等等另外又有早熟夏瓜和晚熟冬瓜之分冬瓜;贮存,新疆本地人家藏的冬瓜可以放到来年春天,仍然新鲜经食用。
新疆夏秋间,西瓜总是和甜瓜并肩上市。城乡的瓜铺果摊,靠瓜田的公路两边的卖瓜棚,都分堆陈放着甜瓜和西瓜。新疆西瓜特点是个大,多沙瓤,味极甘爽,且价格便宜。内地人来新疆,初尝新疆西瓜,不禁啧啧称"甜"。既吃哈密瓜,又吃西瓜,真是暑渴顿消,大享口福。
西瓜原产非洲。我国种植西瓜则以新疆为最早,古籍对此有诸多记载。宋代欧阳修于《五代史》中说,同州合阳县令胡峤为辽军俘去,在契丹做官七年,他在这里"始食西瓜",并获知契丹西瓜是由回纥传入的信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说:"契丹破回纥,始得此种,以牛粪覆而种之。"又言:"按胡峤陷虏记言:峤征回纥,得此种归,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五代时,回纥的中心已由漠北转到今新疆地区,由此可见我国内地在1000年前才开始种西瓜,其瓜种则由新疆经北方而传入。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也说:"西瓜,种出西域,故名之。"更能说明问题的史料,有11世纪马赫穆德?喀什噶尔在《突厥语大词典》中的记载。据该书云,10世纪时,今南疆及中亚地区已广泛种植"塔吾孜"(西瓜)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中出土了1000多年前的西瓜籽,这个事实无疑又为上述史籍的记载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西瓜是消暑止渴、富有营养的佳品。据医学科学部门的分析资料,新疆西瓜的成分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苹果酸、果胶物质、纤维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1、B2、A、C、胡萝卜素和尼克酸等,都是人体正常生理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西瓜可治病,亦为人所共知。《本草纲目》称西瓜"消烦止渴,解暑热。疗喉痹,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含汁,治口疮"。西瓜的皮、子仁、根、叶等都可入药。西瓜籽是一种好茶食,每斤炒熟的瓜籽含蛋白质63克,为面粉的1倍多;含脂肪96克,为面粉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