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来了,该怎么操作?


昨天有个股民朋友问我:怎么不更新博客了,是不是很忙?才想起来原来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更新博客了。其实,我写博客也很随性,觉得有话想说就动笔。最近没写主要是因为,该说的都说了,市场的走势也验证前期的判断没有出现偏差,因此没有什么可以修正的。细节上的一些问题,现在我们有个互动的留言板,主要观点都放在留言板上了。看看以前的博客,再看看留言板上的回答,观点也都表达完整了。

这几天几乎每个网站上都在发表“短期调整”的观点,但是我认为2500亿的成交量已经对上升的斜率予以了确认,“短线调整”只是踏空者的一厢情愿而已。我在多个博客中都谈到了,2700点以下是曲折的,因为那是筑底阶段,突破2700点以后是淋漓的,因为主力要快速脱离成本,且技术上,2700点到3000点之间几乎没什么压力。因此,如果要说调整,那么仅发生在盘中,发生在个股轮动之中,果断入场才是硬道理。

买什么股票现在大家都很关心。这一点,我认为老骥做得非常好,不愧为理财帮(上海股票开户)的台柱。老骥关注的股票往往处于蓄势阶段,推荐之时并不显山路水,一个月后回头去看,回味无穷。体现出了其前瞻性和预见性,这种敏感性就是功力,是一种找“机会”的思维方式。相比那种“打哪指哪”的“马后炮”。现在言辞凿凿的叫嚣“资源类”的家伙,上个月好像也在叫嚣“锂电池”,看不出这有什么水平,充其量是个“解说员”。去参加著名解说所主持的“股市达人秀”我看正合适。

“站在万点之上”我已经写了两篇博客了,在左老师的节目里面谈过两次,接下去如有新的思路,还会续写。前期我们强调了居民投资需求极其旺盛,这是客观存在的,并不发生在美国人量化宽松和资源价格上涨之后,只是中国专家必须等到老外反应过来了,才开始叫嚣而已。然后,股市的推动力除了投资需求之外,还有一条极重要的主线,就是政府推动。我们之前用社保,保险提高入市比例以及央企的限时重组作逻辑上的倒推。深究调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中西部开发战略的资金来源,不难看出,股市是不可取代的渠道,股市大发展是必然的。详细的这里不说了,近期会写“站在万点之上(三)”。顺着这条思路,我认为选股的重点仍在七大新兴产业——新能源、节能减排、先进装备制造、生物科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另外,从投资需求的角度出发,保险和券商板块其爆发力不可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