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得等到五中全会结束的时候才可以看到正式公告,才可以看到中央全会对未来五年经济规划的最终定调,现在一切都是推测。不过,大的方向性的政策大家基本已经明白,除了像“包容性增长”这样的新提法以外,其它估计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比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定是重中之重,这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具体如何转变,当然我们股市重点关注的具体方式。比如,通过兼并、重组、整合一方面削减传统产业的规模,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还不能丢弃传统产业的优势地位,两者之间如何平衡与协调。
另外,就是传统行业的整合速度和节奏,这个问题恐怕刻不容缓,未来五年的发展一定会在这次中央全会作出安排。
不仅是兼并重组本身,更值得投资者是传统行业的产业链延伸和节能减排。这是传统行业上市公司最大的看点,也是它们未来业绩的增长的路径。比如热电企业,上游收购煤矿,下游收购多晶硅,建设太阳能发达体系,逐步减低火电比例,同时结构转变和节能减排等。
传统产业的规模必须收缩,但这个收缩的经济规模不能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那谁补进?必须通过加大财政和资本的支持力度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这也是中国经济战略性转型的另一个重要战略性步骤。
说到这儿,我应当特地说明一下股市的表现。在过去的一年当中,中国股市大盘一直处于阴跌之中,但几乎所有与新兴战略性产业相关的上市公司都走出了一轮大牛市。现在,它们的市盈率已经很高了,所以需要调整,甚至调整的幅度也许不会太小,但这是暂时的。未来它们依然是股市中最亮眼的板块。
理由:第一,从资本市场的历史地看,所有新兴产业必须通过股市培育,银行信贷是不喜欢这类公司的,因为它们风险大,所以培育新兴产业必须依赖股市。
第二,只有股权资本,它的偏好才是投资者对未来预期决定的,而绝非现实收益。所以,股价一定是在新兴产业目标未达成的时候上涨,一旦达成目标,那就不是上涨了,而是下跌,这是股市的规律。那些认为新能源汽车三年后才能形成规模,所以股价不该现在涨的人,简直就是糊涂虫;
第三,现在大家还没有为新兴战略性产业的上市公司以独立的估值体系,未来我认为一定会有,而且绝不会十分保守。
注重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不等于我们应当忽视传统产业的机会。其实,我们已经看到南方电网公司、中国石化等许多传统产业的公司正在着手筹备进军新能源领域,比如城市汽车充电桩等。我可以肯定地讲,就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而言,新兴产业没有大型国有公司的参与,很难迅速长大。
注意:这恰恰是传统产业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我本人是比较偏好这样的公司的。原因是它们有非常好的历史业绩,诚信问题比较少,而现在又增添了新的增长点,业绩增长是可以预期的。这类公司往往比一些小公司的风险小,发展可能更快。
另一个重大看点是西部大开发,尤其是新疆如何成为中国的资源基地,包括粮食、棉花等一概都该视为资源。高度关注资源仓储和物流体系的建设。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也好、股市也好,最大的风险来自国际经济。可以肯定地讲,美元的刚性贬值将是另一场全球性的灾难。这个过程中如果中国顶不住压力,问题会很严重。因为,我们的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都是具有极高风险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传统产业提供基础性的支撑,但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中国商品出口受阻、企业倒闭成潮、大量国民失业、社会动乱频繁,那一切好的计划都将化为泡影。
我们今天看到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份的外商直接投资只有不到84亿美元,加上昨天公布的不到169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中国9月份不可解释的外汇储备误差项金额已经达到753亿美元。这说明热钱正在大量涌入中国。
每天晚上的7点30分到8点,我都会和老朋友张劲东先生在CCTV证券资讯频道《投资大参考》节目中,一起再聊聊每天影响证券市场的那些事儿,中国经济的繁荣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撑,从宏观经济事件中找到适合资本运作的投资机会,就成为是我们做这档节目的初衷,希望能从我们的“只言片语”中,大家能得到些启示,我们这档栏目也开通了短信热线(15010105189),也希望通过这个方式能跟大家进行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