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只需十二五规划指明方向


汽车产业只需十二五规划指明方向

十二五规划还没有出来,但是各种报道及预测分析已经铺天盖地。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专家们也都把握住了基本的政策方向。比如以推动兼并重组、发展新能源汽车等为主要方式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比如加快培育自主品牌及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比如做好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以应对能源危机和环保压力,比如加强对汽车市场和汽车消费的引导,确保健康良好可持续增长,等等。

其实这些内容都不出意料,对于我们来讲,还应该关注一些被忽略的以及似乎与汽车无关的方面。

首先是要看十二五规划的定调方略,汽车产业也不能例外。据说其主基调是“加快经济方式转变”,在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等方面,提出重大改革任务。汽车行业要遵循这一主调,产业结构调整就在所难免,而且要在未来的五年做出卓越成效,基本解决过去的不合理状况。十二五规划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国家强盛,还要让人民富足安康,不管是调整收入分配方式也好,打破各种不公平、区域不平衡等,与汽车市场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随着汽车产业成为国家工业的支柱性产业,方式转变和调整改革首当其冲。

其次是十二五规划与十一五规划的比较,两个规划要在一些主导政策上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主要的部分还需要坚持,需要重点强调的要大做文章,积极鼓励引导。一要平稳发展,二要“包容性”增长,三要在局部有大力度的调整。比如说新能源汽车方面,应该会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支持电动汽车还是其他,会有一个基本目标,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再次要注意到汽车行业和其他行业的联系。汽车行业内部,比如整车与零部件产业的关系,要真正提高汽车配套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国家的政策引导及规划决策有着直接关系。而其他看似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的行业,我们也应该看到它们对汽车产业的影响。比如金融,股市,房地产,甚至是水电等资源。更别说能源安全、交通管理与环境保护等问题,有这些因素的影响或者限制,汽车行业就不能想当然地说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

还有,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中国的汽车产业如何优化升级,做到可持续发展,避免步欧美后尘,是亟待考虑的问题。这涉及到如何在全球定位中国的汽车产业,我们的汽车产业如何解决外强中干问题,如何处理海外汽车制造商、汽车投资和国内民族汽车企业、国家政策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探讨国内汽车市场的走向,对未来有一个基本的预计和把握。因为影响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因素还很多,汽车行业也存在许多风险。中国经济也不一定一帆风顺,汽车市场应该有一个预警机制,或者应该有自我调节、避免发生剧烈波动带来灾难性后果的能力。

最后应该看汽车制造商的表现。每个厂商的十二五规划该怎么制定?除了大方向要认准,重要政策要跟紧,恐怕它们个个都有自己的宏伟蓝图。国家政策无法具体到每个厂家,如果厂商任由听从市场的安排也会发生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厂商有时会以自己的利益为重,而不会跟上面的要求一致。比如发展电动车,国家在倡导鼓励,厂商也在上项目,还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可是它们实际上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不能达到要求,还是先顾眼前的利益。

十二五规划只能给一个大方向,而不可能具体细化。所谓计划不如变化,很多东西还需要在平时进行调整、估计,政策引导也好,行政干预也好,要做到有针对性,能切实落实。都说十二五规划影响巨大,也没有必要去夸大它,毕竟还有执行环节,更要看具体形势,以及每个厂家的实际情况。十二五规划首要的一个任务应该是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增长,这是所有行业发展的最大保障。舍此之外,大家有多少本事使多少本事,有多大能耐用多大能耐吧。

作者:车夫
授权状态:本文已授权给搜狐网独家刊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请登陆车夫博客文章首页,浏览更多的独家精彩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