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8日早盘相关信息汇总


  ●上周指数狂飙 资金反净流出51亿

  上周股指完全风格转换,银行、地产、煤炭石油、钢铁、有色金属等五大基金重仓的大市值股集体飙升,沪深两市周成交额超过2万亿元,上证指数逼近3000点。另一方面,医药、酿酒食品、电子信息等题材板块指数均纷纷下跌。大智慧超赢数据显示,在二八分化明显的行情下,市场资金也呈现明显的分化特征,大市值板块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入而题材股资金显著净流出,两市资金一周整体净流出51亿元。

  具体板块来看,在资金净流入排行中银行股列板块资金净流入第一位,一周净流入达54.4亿元。光大银行、农业银行两次新股均创出上市以来新高,光大股价一周累计大涨30.20%,另外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等资金净流入在5亿元以上,其余银行股资金也全部呈净流入。上周涨幅均在10%以上的三大保险股主力同样大幅净买入,中国平安资金净流入6.7亿元位居首位。

  此外,房地产板块上周净流入26.3亿元,万科A、保利地产、金地集团、招商地产四大龙头分别净流入7.0亿元、4.7亿元、3.9亿元及1.9亿元。

  上周火爆的有色金属、煤炭石油资源类股资金也显著净流入,分别达26.88亿元、32.96亿元。在全球通胀预期下资源股率先受益。两大板块蓝筹股资金全面净流入,其中11只上周资金净流入超过2亿元,如潞安环能、兰花科创、国阳新能、兖州煤业、西部矿业、紫金矿业、江西铜业、金钼股份、铜陵有色。另外,券商股一周净流入也达18亿元,中信证券、广发证券一周股价涨幅分别达到32.51%及41.13%,超赢资金显示两股合计净流入5.7亿元。一周资金净流入超过10亿元的板块还包括钢铁、运输物流,另外工程建筑、交通设施资金也合计净流入11.0亿元。

  在资金净流出排行中,医药、电子信息、酿酒食品三大板块位居前三,资金呈全线净流出,分别达61.1亿元、34.5亿元、28.0亿元。仪电仪表、商业连锁、计算机、建材、交通工具、通信等净流出均在10亿元以上。资金全面净流出基金重仓的以上相关板块个股,市场风格的快速转化使得市场呈现赚指数不赚钱的特征。

  市场是验证热点最好的基石,其实在短期内通胀行情的明确性不言而喻,而是不是所谓的风格转换已经开始了不要轻易下这样的结论,蓝筹股近期是十分活跃的,可整体而言近九成个股还未有所表现,在指数出现回落调整后,市场关注度势必开始转移,届时新热点或在其中。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市场特征明显转化的行情下,对基金重仓股挖掘是后市的主要工作,特别是随着三季报的披露,一些业绩好的行业及个股将继续受追捧。另外,农业、化工等受益涨价事件的行业也可中线保持关注。

  ●A股发飙 公募谨慎私募看多后市

  节后沪深两市在权重股推动下大幅上涨,未来大盘将何去何从?记者就此采访了多家私募、公募基金。总体而言,公募基金分歧较大,有人唱多有人看空,而多数私募基金则认为跨年度行情已经悄然来临。

  上投摩根、南方、银河等基金公司对未来行情演绎相对乐观。上投摩根认为,A股出现了期待已久的突破性上涨,四季度有望迎来一波可观的上涨行情,以金融、资源等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或继续引领市场向上,这主要是因为主要发达国家进一步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使得资金加速流向新兴市场股市。南方基金认为,如果通胀指标在四季度冲高回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然后企稳,政策将转向对经济增长的关注,如此市场将迎来难得的上涨机会。银河基金认为,今年四季度A股市场将呈现出分化上升的走势,宏观经济企稳、流动性改善、政策风险逐渐释放等多重因素有利于提振市场前景。

  信达澳银基金与大成基金则显得较为谨慎。信达澳银认为,当前谈一轮新的牛市启动为时尚早,要警惕市场短期调整风险。目前全球宏观经济总体来说仍然偏弱,当前的行情主要还是基于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流动性预期改善及经济见底等因素。大成基金也指出,虽然市场仍然维持强势,但热点分化加剧,而且由于连续上涨,多头能量消耗较快,在全球经济尚难走出低谷的情况下市场对资源的需求有限,煤炭、有色等资源板块的趋势性机会可能尚未来临。

  与公募基金对后市看法出现分歧不同,私募基金普遍看好后市,并集体性看好地产、金融等蓝筹以及消费医药的机会。上海鼎锋张高认为,本次行情属于跨年度行情,未来投资机会将沿着三条线展开:一是通胀概念,二是估值修复,三是主流大消费和新兴产业。本论行情的特点是行情轮动,短期更看好商业地产的投资机会。上海重阳陈心也认为,随着市场风格的转换,市场指数会继续上升,中长期非常乐观,目前更看好地产以及钢铁板块的投资机会。汇利资产何震认为,金融股中银行和保险有低估倾向,未来下跌空间很小,新增资金更青睐这部分资产,而小盘股后市依旧存在投资机会。

  ●股指逼近3000点 基金仓位现分歧

  股指逼近3000点大关,基金公司上周仓位受到市场关注。

  虽然大盘蓝筹股节节反弹,但基金公司出现整体减仓。不过,华夏、嘉实等公司选择主动加仓。

  根据国都证券研究所测算,341只开放式偏股型基金(不包括指数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上周继续小幅回落,较前一周下降1.48%,下降至78.89%。剔除各类资产市值波动对基金仓位的影响,基金整体也表现为主动减仓,主动减仓1.67%。

  国都证券认为,上周主要股指出现了一定的分化,代表大市值股票的主要股指涨幅较大,而代表小市值的部分股指则表现欠佳,在这样的背景下基金的仓位出现一定的回落,一方面跟部分基金担心主要股指上周上涨较快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震荡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部分基金因为持仓结构跟上周市场表现有一定偏差,从而选择减仓以进行持仓结构的调整。

  国都证券测算指出,股票型、激进配置型、标准配置型以及保守配置型基金的平均仓位分别为84.58%、80.05%、68.89%和32.02%,分别主动性减仓1.78、1.78、1.14和2.87%。

  上周60家基金公司中,只有17家基金以主动加仓为主,其中14家基金的主动加仓幅度在0至3个百分点之间。与此同时,有43家基金以主动减仓为主,其中25家基金的主动减仓幅度在0至3个百分点之间。此外,还分别有10家和8家基金的减仓幅度在3至5个百分点之间和5个百分点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周,华夏和嘉实选择了主动加仓,而其他4家基金公司均选择了主动减仓,其中易方达和南方的减仓幅度相对较大。

  长信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安昀在四季度投资策略中表示,对未来半年市场走势较为乐观,由于通胀是中期的最大主题,可以关注资源类行业。

  安昀分析指出,经济可能于四季度阶段性见底,未来有望走出一个小复苏。

  农银汇理基金投资部副总曹剑飞表示,未来一段时期内周期类板块仍然值得重点关注,从中长期来看,A股市场仍将保持震荡上行的格局。

  ●“6124”三周年:632只股票超越高点 基金分散投资显效

  三年前的10月16日,上证指数创出6124点历史高位。三年后的今天,虽然股指仍在3000点下方运行,但很多个股在这3年时间里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据《证券日报》基金周刊及财汇资讯最新统计,截至10月15日收盘,在可比的1433只A股中,有632只复权收盘价成功超越6124点水平,占比44.1%。三年轮回,长期持有股票有40%的机会已解套。

  再从平均流通市值看,632只股票的最新平均流通市值为67.47亿元,仅为全部A股平均流通市值的61.41%。可见,成功超越6124点的股票多是中小市值股,而大盘蓝筹股多未能达到三年前的高点。

  从涨幅榜看,有125只股票复权价格三年实现翻倍上涨。涨幅前三甲分别是盐湖集团、登海种业、西南证券,三年累计涨幅分别为555.06%、491.72%、405.34%。分析显示,股价翻倍的股票多经历成功重组。

  另据统计,三年以来偏股基金累计净值的平均增幅为-2.44%,这一回报率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40.94个百分点。期间有11只偏股基金的累计净值已超越2007年10月16日的累计净值,股票基金有3只,混合型基金有8只。也就是说,如果投资者在当年追高买入公募基金,三年后成功实现了正收益的仅占比4.31%,有95.69%的偏股基金投资者都未能赚到钱。

  具体来看,王亚伟执掌的华夏大盘精选以12.039元的累计单位净值傲视群雄,三年增幅高达67.44%。华夏旗下的华夏复兴股票紧随其后,累计净值增幅高达37.38%;华宝兴业旗下的华宝兴业宝康消费品混合最新累计净值4.4967元,三年来增长29.98%。

  金思维金融研究中心研究主管庄正先生在接受据《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基金的这种相对弱势与其较大的规模及配置资产时考虑流通性密切相关,不过,基金的这种表现已经反映出专业管理、分散风险的特征。

  “基金配置资产需要考虑自身规模以及流通性问题。前几年基金市场太好了,个别基金规模太大,流通性变弱,基金不得不配置大盘股,结果没能跑赢这三年来的中小盘股行情,也就不能取得超额收益。”庄正先生继续表示,“不过,今年发行的新基金规模有下降趋势,我想这些基金会抓住超额收益的。”

  ●周五权重板块继续发力推动指数上扬,指数收于2971.16点,离3000点关口一步之遥,需要注意这里有可能出现的震荡风险!目前指数量能连续反弹,场外资金连续进场强势推动了市场人气!短线场内主力周五再度流入151.92亿,预计有色煤炭等权重有进一步拉升动能,但是不太适合追高,可以考虑回档之后再买入,此外近期酿酒,医药,商业百货等强势高度控盘的品种或许会有所有表现!操作上如果盘中不能盯盘就尽量不要追高了,高利润的同时风险也太大,可以继续用板块动向平台捕捉热点板块!仓位7成左右合理布置!

  ●港澳资讯·大盘分析:金融股暴涨 股指意图挑战3000

  上证指数经上周四强势震荡之后,周五再度强势上涨,创出久违的91.52点涨幅,成交量再度创出近期新高。盘面上,券商、银行、期货等金融股居于涨幅之首,依旧是大盘上扬的主动能;但因股指连日累积上扬幅度较大,仍旧有近半数个股呈现调整态势,农产品板块处于调整前列。

  由于目前股指经过持续上攻之后不仅面临较强的回吐压力,且主流热点金融股已纷纷进入强阻力区域,因此短线大盘势必将面临震荡,需注意个股分化风险。

  ●上证B指早盘下跌0.3% 制造业股跌幅居前

  沪深B股指数周一早盘双双逆市下挫,两市B股早盘近七成下跌,制造业股跌幅居前。美国汇率报告难产令人民币升值预期降温,连日向好的B股市场遭受获利盘打压。

  上证B指半日收报273.39点,下跌0.81点或0.3%,成交4.99亿美元;深证B指半日收报799.26点,下跌4.17点或0.52%,成交4.93亿港元。两市B股成交金额较前一个交易日早盘放大超过五成。

  两市B股早盘近七成下跌,制造业股领跌。宝石B半日跌5.19%,为两市跌幅最大的B股。耀皮B股收跌4.75%,ST二纺B跌4.65%,凌云B股跌4.64%,均位居B股跌幅榜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