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国历史上神秘的三大古国命运各异:楼兰古国消失在沙漠中,大理古国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夜郎古国仅在人们脑海中留下一句“夜郎自大”的成语。湖南新晃县16日宣布,将斥资50亿元人民币重建“夜郎古国”。
各地对旅游资源的争夺和开发完全可以用绞尽脑汁来形容,先是虚构人物西门庆故里之争引来一片质疑,现在,就连成语夜郎自大里的“夜郎”归属也成为湖南和贵州争抢的香饽饽,真是叫人不胜感慨,地方政府对旅游资源的争夺已经从“名人”上升到“名词”的高度。
夜郎国的历史大致追溯到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存在约300年后神秘消失。由于其历史原貌与都邑所在史籍少有记载,近年关于夜郎古国属地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哪怕是在这种背景下,湖南新晃县仍然单方面宣布将斥巨资重建“夜郎古国”开发旅游资源。可是,旅游既然作为资源的一种,就应当和其他所有资源一样,存在着合理开发和过度开发的区别,通常认为,以采取欺骗手段和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是过度开发,反之才是合理开发。
很显然,新晃县在缺乏充分论据的情况下就认定“夜郎古国”非己莫属不仅具有欺骗的嫌疑,而且,该项目投资50亿,规划用地30平方公里,由于缺乏论证,我们很难认定“夜郎古国”建成后就一定能够弥补土地大量流失的损失和偿还巨额投资的预期收益,可以说重建“夜郎古国”的直接和间接成本并不算小。特别是在某一天当“夜郎古国”的神秘面纱被揭开后,一旦“夜郎”李鬼遇到“夜郎”李逵,又必然会暴发一场更加“腥风血雨”式的利益斗争,到时候利益受损的恐怕不会是地方政府,而是被打了水漂的纳税人。
由此可见,新晃县盲目重建“夜郎古国”是另一种夜郎自大,它大抵说明,该县政府对夜郎自大这四个字的号召力和商业价值具有非常高的预期,以为有了这块金字招牌,没有引不来的人,没有挣不来的钱。孰不知,在咱们中国,类似夜郎自大这种可以属地化的成语满词典都是,而且,夜郎自大还不能算作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其中还不能算知名度较高的,重建“夜郎古国”的夜郎自大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