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是抑制通货膨胀的第一步


  经济学家厉以宁的一段话近来引起了轩然大波,厉以宁先生指出,由于中国近期仍可维持9%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警戒线不应该局限于3%,可以提高到4.5%。“社会是可以承受的。”

  反对一方认为厉以宁先生高高在上,不用每日为柴米油盐精打细算,体会不到低收入阶层的艰难。也难怪,中国的CPI统计“猪肉”占了很重的比例,猪肉与粮食紧密相关。一个颇具农业化特色CPI的微小变动都是很敏感的。

  既然中国的CPI和农产品价格紧密相连,我们先对这一轮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做一分析。

  对于这一轮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个方面,农产品价格上涨有其合理的一面。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产品价格被人为低估。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将我们划分为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庞大的农村人口处于二元结构的下层,相对较少的城市人口处于二元结构的上层,两者之间的转换关系被严格限制。庞大的农村人口承担着农产品的生产工作,较少的城市人口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生产者多,消费者少,农产品的价格自然被压制在较低的水平。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展开,城乡二元结构逐步被打破,大量的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生产者转变成为了消费者,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生产者少了,消费者多了,农产品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未结束,中国的农产品价格正处在一个历史的上升通道之中,从这个角度讲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是合理的,与之相关的CPI数据上涨也有其合理的空间。

  第二个方面,此轮农产品价格上涨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体系的核心私人部门出现问题,导致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从内部发生紊乱并逐渐波及到全球。为应对此轮金融危机,美国带头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企图用这种方式拖延和掩盖债务危机。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货币泛滥,象决口的洪水一样,开始兴风作浪。农产品是国际热钱选择的一个热门品种。比如小麦,今年7月以来,国际小麦价格一度上涨60%至80%,呈40年来最凌厉涨势,投机气氛浓重。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警惕农产品价格上涨资本炒作的不合理一面。

  从“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到最近的“糖高宗”,农产品的价格是一波接波的上涨,民众的智慧被发挥到了极致。从这些语词的情感色彩上做一下分析:“豆你玩”颇有调侃的味道,“蒜你狠”就多少有点无奈了,“姜你军”已然将人们逼到了墙角,而面对所谓的“糖高宗”,老百姓们只有高呼万岁,俯首称臣的份了。民谚看民情,这一轮通货膨胀应该到达一个阶段性的峰顶了,政策必须要有所考量了。

  10月20日晚,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