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9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除活期存款利率没调整外,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作相应调整。
2009年9月,为应对美国华尔街国际金融海啸,中国央行5次下调贷款利率,4次下调存款利率。时隔34个月后中国央行首度加息,这意味着什么?
众所周知,中国央行在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之前上一次加息是在2007年12月,2007年中国央行加息是为了应对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压力。那么对于这次加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认为是对于当前通胀压力的担忧;宝华世纪资本市场首席经济师陈宝明认为,中国央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属意料之外,由于市场一直预期中国央行会透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作收紧资金措拖,此次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齐加,反映中国内地忧虑房地产贷款增长过度和防范通货膨胀升温;凯石投资总经理陈继武认为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比较明显是这次中国央行加息的主要原因;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认为早就该用加息这种不带有差别化且较为公平的金融工具来调控房地产市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表示,加息是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延续,中国央行此举可以减轻通货膨胀现状、抑制资产价格大幅上涨、一定程度上通过改变资产价格上涨预期导致部分热钱从中国市场退潮从而对热钱流入产生抑制作用,2010年10月21日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或是央行做出加息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委员贺强认为,由于2010年下半年物价持续攀升,由于2010年10月11日中国央行通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提高准备金率抑制通胀的方式并没有抑制物价上涨和副食品及粮食价格持续走高,加息是为了加强物价调控,加息与人民币升值有直接关系,加息可以避免经济过热、物价持续反弹的现象发生,加息对2010年10月经济形势的回落有一定影响,加息对2011年的经济形势具有重大意义。
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后,为了应对通货膨胀的可能压力,澳大利亚、挪威、印度、巴西等经济体央行先后加息,但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央行仍旧维持低利率政策不变。继印度、巴西之后,中国选择了加息。
布朗兄弟哈里曼认为中国央行加息令美元重新受到青睐,促使投资者撤离高风险资产。实际上,加息最根本的核心是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和进一步调控楼市,人民币将更受青睐。中国央行加息后,房贷方面的增长将放缓进而房地产泡沫将消除;人民币将升值,如果中国央行加速与世界各国的货币兑换人民币投资将大有可为;由于美国应对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的措施失当和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在全球没有优势,美国经济面临新一轮衰退,美元竞争力将下降。纵观世界经济史,英镑代替黄金,美元代替英镑,中国央行加息意味着人民币代替美元迈出了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