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讯 据路透报道,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夏斌周一表示,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发行体系不受约束,是金融危机真正的根源。而美国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将令中国面临热钱流入的压力。
他并称,人民币汇率长远目标还是自由浮动,以融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而目前仍应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但应增加弹性和扩大波动区间。
“亚洲各国仍应适当实施资本管制,以应对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热钱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进大出。”夏斌在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中国央行举办的相关会议间隙接受路透专访时称。
他指出,此次会议的一个焦点就是从亚洲的视角来讨论全球宏观审慎政策,其中一个就是要防止资本的快速流动,而各国央行之间应加强合作。
他并提到,美国推迟公布汇率报告说明,美国政府也清楚人民币汇率不能解决其经济失衡问题。
美国财政部上周五将汇率报告推迟到11月2日美国国会期中选举和11月11日20国集团(G20)首尔峰会之后再公布。
夏斌称,要使中国的经济融入全球、金融融入全球化,人民币汇率实现自由浮动是长期目标,但这必须是一个渐近的过程,目前仍必须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他表示,单纯改变汇率并不能解决目前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要从自身的结构出发。美国是减少消费,增加储蓄;而中国则应扩大内需。
“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元客观上影响了全球的周期,目前采取这一宽松的货币政策,势必会影响全球的通胀水平,导致大宗商品等价格上涨,这要引起全球的关注。”他称。
夏斌并建议亚洲各国可考虑发行亚洲债券,在满足各国对外商直接投资(FDI)需求的同时,减少外汇储备的进一增加。
“亚洲各国对FDI都有需求,同时又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是不是可以考虑共同推出亚洲债券市场。在满足各自国家需求的同时,又减少外储的进一步增加。”他称。
他并认为,亚洲目前正在为全球经济复苏掌舵,亚洲政策的选择,不仅对其自身很重要,对全球经济整体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