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不住楼市回暖的压力,房地产调控又一次重拳来袭。此次调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可谓在意料之中,先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总算能应声而降。如今新政策轮番登陆市场,似乎想通过调控的连锁效应来击破楼市回暖的迹象。但是接踵而至的调控政策已让楼市前景变得谜团重重,让人雾里看花。购房者更是对这种轮番上演的调控大戏看清了眉目,失去了信心。似乎现在的房地产已经陷入了房价上涨-调控-房价欲降-回暖-房价上涨的漩涡。因为房价从来就没有回归过理性,其根源还是房地产的本质被扭曲。也就是说房地产的投资功能被放大。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甚至全民炒房的局面。中央出台了种种抑制高房价、遏制炒房行为的打击政策。但是多数这种手段都显得苍白无力,最终还是被炒房行为一点点消化掉。
讨论和预测未来必须了解现在的情况,楼市究竟处在一个什么状态才决定了未来政府会颁布什么政策。谈楼市最重要也最敏感的一个话题就是房价问题,房价高不高似乎已经没有什么疑义,解决楼市问题要从根本抓起,楼市问题出在房地产本质的扭曲上。房子是给人住的,而不是被拿来炒来炒去的,更不是全面用来炒的。虽然多数买房的人会说,自己买房是为了自住,可殊不知每个人都有炒房的心理。在目前现状下,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现实就是这样。
中央政策一次次给楼市以沉重打击,并不能说明中央不想平稳房价,而是在稳定房价的政策中寻求平衡点。而这恰恰被某些人当成房价不能便宜的借口。这也说明了中央宏观调控的决心和定力。
近日,中央党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房子须给人住,高房价是不可承受之重。高房价是不可承受之重早就被说滥了,但是有一点说到了关键,那就是房子必须给人住。这在中央从来没有这么强调过。也看出中央调控政策日后的倾斜方向。“快速城镇化阶段,大量居民需要改善住房条件,以及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的住房制度发展,不能走高房价、高泡沫、高耗能、大户型的道路,应该以满足居民自住为主要目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说。
住房建设以满足居民自住为主要目标,也就是说,房子盖了应该用于居住,而不是投资炒作。然而,在一些城市,一边是需要住房的大量居民买不起房,另一边则是许多房屋空置,购房者买了房并没有用于居住。
住房既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近年来这样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当前的中国,更需要住房体现消费品特性,主要用于居住。”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此前一段时期房地产的投资品特性过于浓厚,使得房地产市场充满投机气氛,导致房价在短期内过快上涨。今年以来以“国十条”为代表的房地产调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增加供给、打击投机,目的正在试图推动房地产回归消费品特性,调控的方向符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也一语中的,房地产行业经过了甚嚣尘上、泥沙俱下的高速发展的年代,现在已经到了沉淀的年代,即回到房地产的本质:为社会和人们提供好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建筑产品,并以此推动社会的进步,其余的利润、税金、股价等都是为社会提供产品之后的衍生产品,是给人们提供的一种对企业的评价方式和社会对好产品的回报而已。
目前可以说,国家对炒房行文已经忍无可忍,但是炒房行为依然很猖獗,就因为房地产的投机能获取很大暴利。中央只要认识到这一点,从房地产本质上下功夫,就必然会对屡教不改的炒房行为予以严控。从经济上无效,就必然会想到用行政手段。
开发商固然希望获益多多益善,但是如果没有炒房的支撑,开发商也不会那么有胆量逆势涨价。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炒房的市场。如果宏观调控在这么玩循环,不但让人看破调控本质,更让中央丧失民心。不管是开发商还是炒房者,她们知道了这就是一场虚惊,政府的宏观调控没什么大不了。纵观前前后后,哪一次调控让他们倒下了?没有。所以他们更加充满了信心,更加肆无忌惮,他们为此更变本加厉,因为他们心里明白,调控就是有惊无险的游戏,就像重拳打在棉花上,出手很重,但打下去一点都不疼。
不过,如果以为中央政府弱智的话,那么他们就会用自己的权力来直接干预高房价,这将有可能成为这届政府又一政绩。如今的房价问题绝不是简单的市场行为所能解决得了的,更不像某些开发商所说市场就要由市场解决,我早就说过,各种经济手段如果无效,就该行政干预。房子是属于市场的,但同时它又是属于老百姓的,老百姓的生活是要靠政府来保障的,老百姓绝不能也沦落到市场上,老百姓买不起房就是民生问题,因此,政府出面绝对是英明的,也是形势所需的。
或许会有人说这是违背市场规律的,我想说,市场规律不就是为人服务的吗?但绝不仅仅为少数人服务。即使违背了市场规律,如果能解决老百姓的问题,那又何尝不可呢?要市场干什么,市场也是为百姓服务的,允许少数人先富绝不是让几个少数人一夜暴富或为所欲为、唯我独尊,更不是总是拿市场说事、拿理论说事,维护百姓的利益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即使是在很正常的市场秩序下,也是以市场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况且目前整个楼市几乎处于疯狂状态,政府动用行政手段加强价格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缺陷,有利于促使价格回归到正常的市场价格上来。
市场经济是对的,“市场失灵”需要行政手段也是没错的。我个人认为,如果政府宏观调控行政手段还是对房价无用的话,采取某些极端的强制措施我想也不是不可以的。因为“调控”这个词对目前的楼市来说、对一些肆无忌惮的不法行为来说简直太轻了,太没有分量了,因为善良的政府有时候容易被他们利用,所以采取必要的手段是应该的。
总之,今后一些逆势行为将有可能逼迫中央政府使出最后杀手锏,出台直接干预高房价的政策。当然干预房价不仅仅是针对房价,而要将楼市腐败的混乱打破。政府必须按照法律制定一系列的规则,规范房产市场,引导房产市场朝着市场经济的方向健康发展。规范房产市场,直接干预房价也不是计划经济,而恰恰是为了还房地产以真正的市场化。现在虽然不是文革时代,动不动就给人扣犯罪的帽子,但是这已经不是动不动就的问题。而是到了真正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的关键时期。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