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诽谤伤害的不仅仅是伊利


网络之上,每个人都可能被当成枪手。

根据新华社10月20日的报道,一起在网络上“风起云涌”的“商战”、一起牵动无数人神经的奶品质量安全事件,经警方调查,居然是一起“雇佣”网络“打手”用键盘和手指对竞争对手实施的商业诽谤案。蒙牛集团深陷其中。

寻找网络写手撰写攻击帖子,并在近百个论坛上发帖炒作;联系点击量较高的个人博客博主撰写文章发表在博客上,并“推荐到门户网站首页”、“置顶”、“加精”;以儿童家长、孕妇等身份拟定问答稿件,“控诉”伊利乳业公司,发动大量网络新闻及草根博客进行转载和评述,总计涉及费用约28万元。

蒙牛副总裁胡苏东说,这一事件是蒙牛公司项目经理个人所为。

能花28万白花花的银子去攻击对手,究竟是不是个人所为,这是警方的事情;但是在中国乳业形象刚刚深受打击,还未完全走出道德困境的时候,蒙牛所谓项目经理的个人所为,伤害的就不仅仅是竞争对手,受伤最深的恐怕还是中国整个民族乳制品企业。

倘若真的以讹传讹,恶意攻击在网络上弥漫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伊利固然深受其害,可是蒙牛真的就能独善其身吗?这样一种不信任也会传染到同为中国乳制品龙头企业的蒙牛身上吧?蒙牛给国人的印象本来不错,也向来以民族企业自居,这事一出,不知道蒙牛该如何安全度过这次公关危机?所谓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在角落里偷着乐的怕是那些洋品牌牛奶了。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蒙牛、伊利同坐中国乳制品企业的一二把交椅,没竞争是不正常的,但是在洋品牌乳制品所占中国市场份额比例越来越大的时候,理性的竞争更多的还是应该集中在产品质量、价格以及售后服务之上,专门聘请公关公司,利用网络的随意性、隐蔽性去杀伤对手,这样一种行为已经超出了正常的商业竞争,不但要承担起法律责任,也会饱受舆论的谴责。

顺便说说网络公关公司,还有网络水军。只要有人出钱,网络公关公司就会组织一大批网民,发帖、跟帖、删帖、转载,或者把一件事情炒大,或者把一件事情压下去。你发个帖子多少钱,跟个帖子多少钱都明码标价。这部分钱没是非、没道德、没责任,只要你给钱,就按照你的要求去做。蒙牛这件案子,也提醒我们,法律也不该再对这个灰色地带视而不见。

当对网络的运用失去道德制约的时候,蒙牛这把不但是搬起石头砸了伊利的脚,也砸了自己的脚,更是砸了“中国制造”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