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三


悟道三

喻建国

道德经的第三章原文如下: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读过多遍以后,渐渐地对这一段话的含义初步有了一点了解:

标榜贤良,崇尚有为。会使人们在权力和财物的诱惑下争做表面文章,出现许多假贤。因此不尚贤,就能有效去除这种弊病。凭借正常操作,从正常渠道难以拥有的奢物,当为巨富。有钱财为贵,无钱财为贱,会使人的欲望膨胀而成为盗贼。看不见欲求之物,人们的心性就不乱,这就是圣人治理社会的方法。让人们无知无欲,追求欲望的意念薄弱,如此人们的腹中就能实实在在;弱化自我狂妄追求,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个体心灵的作用,保持个体身体的阴阳平衡,身健脑明。常使人们无知无欲,并非是圣人的愚民政策,而是体道的根本措施和开发个体潜在智慧、提高个体修养、熏陶个体品德的最佳方式。无知无欲,是个体精神已经进入道境,处于直觉思维状态,而个体外在表现却是无知无欲的平静状态。能够经常进入无知无欲状态的人,都具备了超越常人的智慧和才能,那些平时依靠投机取巧、玩弄心计、耍小聪明的智者,在他们面前,自然不敢胡作非为。只有经常操持无为,才能取得无所不治的成果。

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是人治,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诱之以权力、金钱、美色,致使天下人争权、图利、贪欲,常常会造成社会混乱,天下纷争。有道之世,尚法不尚贤,法律高于一切。只有在法制社会,才能有效控制妄行争权、恶行争利、屑行争色;只有法治社会,才能让人们,勤恳努力,依法而行,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真正的贤人志士才会喷涌而出,人间现阶段高层次的物质财富才会充满空间,高道德层次和高社会适应的行为集合才会环视皆是。世间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地球上各处物质财富的质与量在不间歇地作着评比, 道德层次和社会适应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出全新的预期。

务虚是极其重要的实务,务虚才能正人之心,正念一当树立,个体即心平气和,精神内守,外欲消减,身心松柔,呼吸自然,后天之气当能炼液化精,炼精化炁,炼炁化神,腹当能实。

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骨骼的强弱,是由精气决定的。人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莫不与精气的盛衰有关。道德功是以固精养气为第一要义,精气充盈,骨骼必健。骨骼强健,则肌肉丰满,而骨强体健,是开启精神天堂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是一串非常辩证的个体系列修行,也应该是社会提倡的个体自我系列修行。社会广泛人群投入此等自我系列修行,社会也就团结安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