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未满先生了解得并不多,无非是在论坛读过他的诗歌,读后久久难以平静,如此而已。在我们这个把无耻当作荣耀、现实得过份庸俗而又最具魔幻色彩的时代,十足的恶俗、麻木顺应着不受限制的权力盘知错节、纵横交织,往往催生出无以复加、让人刻骨铭心的传奇伤痛和灾难。在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社会矛盾空前凸显的时代,却极少看到与之稍稍匹配的文学作品。在这样的所谓“被”时代,未满的血性之作从肉麻媚献、自我阉割、逃避现实、娱乐至死的所谓诗坛突围出来,无论如何也算得上是个异数了,这不得不让人惊喜。
未满先生是一个诗人,但恐怕没有多少思想家能够达到他的高度,更不要说我们的颓废的、装腔作势的、自娱自乐的小说家和散文家了。我曾提出这样一个被广泛引用的文人定义:“并非写文章的人都算文人。文人是指人文方面的、有着创造性的、富含思想的文章写作者。严肃地从事哲学、文学、艺术以及一些具有人文情怀的社会科学的人,就是文人,或者说,文人是追求独立人格与独立价值,更多地描述、研究社会和人性的人。”不少引用该定义的作者认为,此乃“真文人”的定义,符合此标准的文人,在我们这个被异化、被奴化的时代,实属不多。不过,我以为,未满恰恰就是这不多者中的一位。
作为一个有着创造力的诗人,未满之难能可贵者,就在于追求独立人格与独立价值,对社会责任的自觉、勇敢担当。未满非常清醒,在奴性、麻木和愚蠢在历史和现实中成为了时尚,甚至成为特权所刻意追求之目标的土壤里,遍地都是十足恶俗的自私和所谓精准狠稳的算计(用作家冉云飞的话来说,叫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互害关系),追求独立人格和独立价值,难上加难,代价无比高昂:
做鬼太容易了
一不小心就成了鬼
一百年来
做鬼成名的
太多了
在我家乡
从陈天华开始数
你就数不过来
他跳海一百年祭的时候
百姓说
那个短命鬼
祭什么祭
大街小巷
楼堂馆所
你随便转悠
如果
碰见人
肯定是个奇迹
——《我在说鬼话,别信》
陈天华这样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异常醒目的为中国百姓争取自由和民主权利而不惜牺牲年轻生命的先驱,过去整整一百年了,在自己家乡的百姓眼里,不过一个“短命鬼”而已,从这个角度看,一百年后,民众比起鲁迅小说《药》里所描述的情形,觉悟程度好了多少?这不得不让人感慨,中国百年的道路,究竟是怎样走过来的?
然而未满追求自由和权利,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姿态依然是那样决绝,那样坚定不移和无坚可催:
我们每每历数过往的岁月,风尘之外,耳熟能详的名字
大多都是一些风骨傲然又身世凄凉的文人骚客
其中绝大多数是诗人,他们的诗篇滋养了我们,塑造了我们,成就了我们
我们活得充盈、勃发而自信
…………
没人担当这个时代的使命,便无人传承这个时代的责任
在失去资源、环境、人心、未来的同时,后人将再也找不到这个时代的诗意
如果你觉得房屋的装修和城市灯火的辉煌是一种真实的进步
那你将彻底丧失寻找诗意的能力,而将在空前自淫的快意中沦落下去
…………
诗人被失踪、被禁言,被自杀,以至诗歌江湖中跳蚤成了恐龙
这个时代缺失一种伟大精神的导引,流失了一种走向精深博大的向度
所有的悲哀正在于我们自己给自己制造悲哀而茫然无知又志得意满拒绝拯救!
一个没有诗人的社会是一片精神的坟场,一个扼杀诗意的时代是一个流氓肆虐的囚笼!
为什么需要诗人?一个简单明了的问题,不过,在常识一贯被蒙蔽的环境中,恐怕明白这个问题的人不会太多。为什么需要诗人?“一个没有诗人的社会是一片精神的坟场,一个扼杀诗意的时代是一个流氓肆虐的囚笼!”,未满道出了这个时代诗人的强音!
从生至死
有多少风雨的侵蚀。蚁虫的撕咬
命运无常的捉弄
一些骨肉的分离。亲情的背叛
友谊的崩溃。如同地震和海啸
不可控制。不可挽留。不可抗拒
如此,刀痕划过,你必须忍耐
哪怕疼痛深入骨髓,你也要淡然淡定
悲而不伤,伤而不忧,忧而不虑
——《刀痕划过,你必须忍耐》
从网络中搜索到未满的一些疼痛、辛酸的特殊经历,以这些经历来分析,这首诗应该是他的心声。一个追求独立人格和独立价值、不同流合污、坚守良知的人,注定会比普通人多一些磨难、多一些无奈和凄凉。
亲爱的网管同志
向你道歉了
这个贴子
就不要删了
多麻烦
删了
我又得贴
贴了又得删
你们人多
我
没有帮手
——《我也要国庆一下》
未满被删的是什么样的帖子?大多是为新闻报道中被体制既得利益者伤害的弱势者叫屈、批判掌握着所谓人民给予的权力并以此来荼毒人民的官僚的帖子,除此之外,也无非关注国家领土、百姓尊严、揭示真相和真理之类,总之,不过是尽一个公民的义务、体现一个公民应有的精神而已。可是,在一个已经习惯了臣民意识甚至只能容忍臣民意识、动不动就“敏感”的社会,承担一点公民责任、彰显一点公道、揭示一点真相是多么艰难,“删了,我又得贴/贴了又得删”。是啊,贴了删,删了又贴,贴了又删,尽管苦涩,还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却也是网络时代神迹的体现了。一个为生存而艰难奔波的独立文人,孤身一人,除了面对不被理解的苦痛之外,还要面对有民脂民膏供奉着的网管,未满的战斗,显得多么孤独、悲壮、辛酸和无奈!
我关心领土权
更关心做人的权益
人,都没得做
我要领土干吗
……
不论名词还是汉字的钓鱼岛
现在都归类为敏感词
……
或许,敏感的不单是词
是我们的政府
是我自己的神经
是整个一部中华字典中风
——《或许,敏感的不单是词》
在这首诗里,未满的决绝并非仅仅停留在现实社会的矛盾层面,而是深深地嵌进了中华历史的整个文明层面。现代社会的转型,近代以来,在有远见、有洞察力的仁人志士的强烈呼吁和和亲力亲为的推动下,开始了这一深刻历史变迁的征程,然而,现代转型是多么漫长、多么曲折、多么艰难的过程;旧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总是不明不白地粘在一起,甚至,这样的文化传统总是改头换面地深深扎进现代转型进程中,以各种各样的借口遏制现代性,将社会拉向倒退。谁能理解诗人的隐忧:这样的历史与现实,何时能够开创出真正全面现代社会的未来?
未满不仅在诗歌的精神价值层面有着可贵的独立追求,在诗歌的创作手段方面,也有着不少独创和独到之处。
首先申明,本爷是猪,无意做人
本爷认为:做猪比做人幸福、安逸
尽管,去嫖去赌的机会不多,甚至没有
尽管,躲不过被宰割的命 ,干脆不躲
并且,视宰割为神圣
视宰割为抵达天堂的必由之路
本爷安于猪份。猪无所知。猪无所思
别对我说:有吃,就是人权。从古至今
本爷就是吃过来的,除了吃,不讨论其它
吃是义务,也是责任,更是将来之一切
再次申明:本爷是猪,无意做人
污辱人无所谓,别污辱猪
——《有吃的就是人权吗》
《有吃的就是人权吗》里面的反讽手段是非常明显的。有着反讽手段的诗歌,诗坛并不少见,甚至还曾经一度成为灾难。用反讽等手法,以貌似颓废的姿态消解劣根文化、消解“假大空”的特定话语,在意识形态化异常猛烈的时期,曾为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在经济领域逐渐全球化、意识形态化因而已经略有松动的情况下,本来诗坛应当转向更多积极直面现实、揭示社会现实深层的真实矛盾、揭示社会底层的生存处境、深刻认识文化传统与现代意识的关系、积极批判落后的秩序、思维和人性态势,从而逐步构造新的、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文化价值,令人遗憾的是,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大批诗人为了追逐个人名利,主动与权力和金钱合谋,以致一味地追求后现代的颓废、庸俗成为一种疯狂的时尚,最后滑向了“下半身”和“娱乐至死”的泥潭。近些年的所谓“低诗歌”、“废话诗歌”、“梨花体”等,也大量充斥着类似的倾向。但显而易见的是,未满的反讽,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颓废和庸俗,也不是因循守旧而无可奈何、一脸可怜相地消极地解构,而是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向,积极主动地深入社会核心层面,在反讽中批判,从而揭示真相,揭示传统极权的罪恶,揭示现代性的一些本质属性,揭示普世价值,以期实现现代文化价值的重构,在文化装备上为中国的全面、深层现代转型贡献力量。
反讽手法,是未满经常采用的创作手法,他的不少作品用得非常巧妙,甚至可以说浑然天成,使诗句非常有力,比如《鲁迅被滚蛋的分析与概述》:
让我们彻底赶走鲁迅,欢迎“小沈阳”
让人们在开心笑声中,忘却现实的不公和苦痛
在笑声中渐渐地麻木、渐渐地变傻,变傻……
极权主义和威权主义惯用的手段就是采用武力控制和文化控制来维护霸权,而在文化控制方面,既利用强权来进行强力控制、清扫进步的文化,也通过大力推崇反动文化、庸俗文化和享乐主义以实现愚民。未满在这儿,揭露了某些文化官员和反动文人的极权统治思维和
赤裸裸的无耻伎俩。
在未满的诗歌中,除采用反讽等类似的创作手法外,还有不少值得分析的创作技巧,比如用类比法即用简单而逻辑清楚的事物、事件或现象去揭示比较复杂的、甚至比较敏感的由伪逻辑构筑的事物或事件的假象,由此获得事物、事件或现象的逻辑还原。
下面的诗句摘自《武大郎烧饼店倒闭之始末》:
潘金莲被西门庆霸占
武大郎站在战略的高度
对西门大官人说:“对于潘金莲问题
我们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不要伤了武家与西门家的友好关系”
烧饼店的伙计不服
武大郎说:“这个问题我们解决不了
留给我弟武松来解决吧。”
于是乎,潘金莲一直供西门庆淫乐
武家的人去看望潘金莲
被西门庆殴打、抓捕、关进牢笼
武大郎严正地交涉
“潘金莲从历史上都是武家的人,这点不容置疑!”
末了,他对伙计们说:要顾全大局
要维护两家之友好
《武大郎烧饼店倒闭之始末》以《金瓶梅》的内容为题材,通过关联性的类比,通过逻辑的共通性、一致性,用简单、通俗、日常、社会大众普遍能够理解的常识,去揭示复杂、难以还原和呈现的话语,通过类比实现逻辑还原,以此还原事件和现象的原貌。
未满也善于挖掘汉字固有的特点来凸显诗意。《都是错别字》一诗,就巧妙地应用了汉字的音、义的独有特点。
未满还善于通过特殊的意象把各种复杂的事物、事件或现象有机地联系到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内涵一致、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加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
改革是一潭死水,官场是污泥浊水,
汉奸国贼如鱼得水,工农大众落花流水。
邻居不再是一衣带水,真情已成为高山流水,
共同富裕那是千山万水,和谐社会那是望穿秋水……
还有那些油水汗水泪水血水,怎么个治法?
就是尧舜禹都复活了,加上……
大家开个碰头会后,恐怕也只能说一句——
惹不起呀,算啦,咱井水不犯河水。
——《咱井水不犯河水》
此诗开头从大禹治水写起,最后以怎样治水结束,中间通过“水”这一特定的意象将“改革”、“官场”、“汉奸国贼”、“工农大众”、“邻居”、“真情”、“共同富裕”、“和谐社会”以及“油水”、“汗水”、“泪水”、“血水”联系到一起,短短几句便展现出巨大、复杂、令人震撼的场景,仿佛呈现出了一幅跨度悠久的历史画卷。这体现出了未满超强的浓缩语言的功力。
此外,未满还具有从真实的社会事件、政治事件中发现诗意的能力。他的“新闻诗”,几乎都是从新闻报道中获得写作题材。新闻是直接真实的,而文学则是虚拟的、综合的和归纳的真实。新闻的真实性,通过与文学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结合起来,这样的“新闻诗”更容易给人以真切感,因而能产生超乎寻常的效果。
《全国首届包二奶大奖赛落幕》、《谁让你不幸生在中国》、《诗说中国贪官黑色幽默大比拼》等作品,不仅内容丰富,而且都是新闻内容与文学的艺术性结合得非常好,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的作品。由于具有真实性、艺术性和可读性,这些作品一问世,立即就在网络中迅速流传开来。新闻诗,可以说是未满独具一格的艺术尝试,是他为中国文学所作的新的贡献。
未满的“新闻诗”,善于在“真实”上下功夫,严格忠实于客观实际,叙述平实,在平实中凸显真实,在真实中凸显事物、事件或现象的发生、发展、冲突过程以及本质:
一位党报名记站了起来
此人名叫猪菌,以煽情闻名
只见他稍作酝酿,泪水夺眶而出:
最最敬爱的慈父领袖
请允许我代表全国人民敬祝您万寿无疆
请问,这次大会盛况如何?
金正日道:本次大会一大亮点,就是代表们很少有睡觉的
他们大胆献策,积极建言,许多提议,异常尖锐,直击要害。
猪菌:可否展开谈谈?
金正日:当然可以。我们的代表,不愧是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
提的都是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
如“放屁纳税”问题,“咳嗽罚款”问题,“呼吸收费”问题,“痒痒挠”改进问题还有些提案极具文化意义,如“挖耳勺”的申遗问题等等
猪菌:哇塞!敢提如此敏感的问题,真是思想解放的丰硕成果啊!
金正日:这也证明党的政策是无比英明的,深化政治改革不是红口白牙光说不练的
一位外国记者站了起来
请问,当年朝鲜战争南北两方到底是谁开的第一枪?
金正日顿时收敛笑容,脸色呈现“晴转阴”
你是哪国的?这个问题都过去60年了,怎么还纠缠不放啊?
真正的革命者是永远向前看的!
难道你不知道对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你这样问,是何居心
记者:您刚才还……
金正日呵斥道:什么刚才!你替谁说话?你这是挑衅!
是干涉我国内政!妄图颠覆我国政府!你想误导世界舆论?蓝眼珠的没个好东西!
他走下台,一把抢过记者的录音机摔到地上并跺了两脚
主持人趴在他耳边悄悄耳语:她是法新社的……
金正日:不管是哪的,我们都不怕!他妈的,我是流氓我怕谁
不行就动武开打嘛,打核大战才好呀,反正光脚不怕穿鞋的
何况我们历来是不缺炮灰的!他奶奶的,姥姥的……
金正日嘟嘟囔囔地骂着,迈着罗圈腿,拂袖而去
——《“两会”新闻发布会现场速记》
这首《“两会”新闻发布会现场速记》,未采用任何渲染的手段,也没有诗歌一贯常用的抒情,整首诗不过是一个事件的叙述而已,但在这看起来简单的、纯客观化的、不动声色的叙述中,专制主义的虚伪、伪善,一个“世袭皇权”政权的狠毒、穷凶极恶、“我是流氓我怕谁”、把老百姓的生命识同草芥的嘴脸被活灵活现地揭露了出来,一个极端的极权主义者、超级独裁者的形象昭然若揭。
2009年10月19日,洼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