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企业名录打造现代园林式新农村


10月21日讯 金秋时节,稻菽如浪,平畴如织,正是喜获丰收时。走进宝清县尖山子乡北岗村,一条条村级水泥路平坦宽畅,一幢幢新房整齐有序,一项项新兴产业红红火火。

  今年以来,宝清县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农业抓示范”工作要求,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精心组织实施,使尖山子乡北岗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位于宝清县东部的尖山子乡北岗村既是全省35个新农村建设省级重点示范村之一、全省11个现代化农业试点村之一,又是我市12个新农村建设样板村之一。

  2008年,宝清县北岗村被确定为我省首批11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宝清县按照“安徽有小岗,龙江有北岗”的定位,前瞻性设计,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作,以实施农机化为重点,将新农村和旅游风景区建设项目全面配套纳入其中。两年间,宝清县共筹措资金1亿多元用于示范区建设。其中,县政府投资8170万元建设了北岗村现代农业示范区配套工程,把北岗村打造成了农村综合发展的新典型。

  如今的北岗村,种地机械化、住房城市化、生活现代化、环境园林化,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村民的生活质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北岗村已成为我省现代农业的领跑者。

  2008年,北岗村被确定为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省投价值1000万元的大型现代农机具,宝清县投资400余万元配套建成了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规模宏大的现代化农机场库棚,组建了北岗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当年,122户农民自愿以部分土地入股,2.3万亩耕地实现连片耕种。

  农民姜宇以135亩土地入股加入了北岗村农机专业合作社,2009年,与邻近地块比亩均增产50斤,增收万余元。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姜宇腾出精力经营起农家乐旅游饭庄,农业与副业加起来每年净赚20多万元。

  目前,北岗村近70%的农村劳动力“洗脚上田”,有的到城里务工、经商,有的到周边农场承包土地,也有的在本村发展了黄牛、生猪、大鹅、山绵羊等养殖业,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北岗村土地经营规模化带动田间作业机械化,实现了整地、播种、深松标准化,优良品种、先进栽培模式、实用农业技术得到了大规模应用。

  3年前的北岗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近一半农户住的是破旧的泥草房,牲畜粪便随处可见,饮用水浑浊不达标,信息不畅,道路不通。北岗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启动后,宝清县委、县政府将示范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将农村泥草房改造、通村公路建设、村屯环境整治、农民远程教育等18项重点工程同步推进,对北岗村实行重点倾斜、配套建设,19个部门上门帮扶,全程推进。

  而今天,24栋欧式风格、配套设施齐全的单体别墅已全部竣工,两纵一横白色路面宽阔笔直,村级活动室、连锁超市、幼儿园、卫生所、畜牧站、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已建成并陆续投入使用,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有线电视、电话、手机普及率达128%,电脑普及率达41%。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外水能防、内水能排的完善的水利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村屯绿化、美化,栽种各种景观树15000株,一个“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景中”的园林式现代化北岗村脱颖而出。

  日子富了,环境好了,信息畅了,农民的思想意识、文明程度也随之提高了。2009年,北岗村被评为新农村建设省级重点示范村、省级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和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村。

  如今,宝清县委、县政府为北岗村又设定了一个更高的目标:5年内将北岗村打造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村建设样板村。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宝清县委、县政府将通过加大对北岗村周边村屯的合并力度,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宝清县尖山子乡北部经济繁荣、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样板中心村;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全力把北岗村打造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省新农村建设第一村。

  北岗村,一个现代版本的“小岗”正崛起于龙江大地,一个不是神话的神话在人们期待的目光中正变成现实。

 

本文来自:中国食用菌门户网(http://www.51syjmh.com

原文地址:http://www.51syjmh.com/space/admin.php?op=InfoNew&igId=%E9%A3%9F%E7%94%A8%E8%8F%8C&id=9053442&page=1&action=d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