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主进程虽然比较慢,不过,毕竟还是很有进步,比如这次对阶梯电价进行的民众意见调查。
不过,毕竟是还不很完善的民主,所以调查显示出很多问题,比如:针对将要覆盖到全体人民的政策到底需要多少民众的支持才算得上是“大多数”?换句话说:出现多少民众的反对,一项政策就该彻底被否决或者推倒重来呢?这是需要明确下来的事情,不能大概其就算了。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说法,这个阶梯电价将要照顾到70~80%的民众,也就是说,这么大比例的民众是会享受到基本用电价格的,问题就出来了:这个比例范围内的民众用电量是如何确定的?问题说得再细点:每个地区的民众贫富比例是不同的,某些省份低收入民众多些,有些省份就会少些。如果按照全国照顾到这么大的比例,那么有些省份被照顾到的人口比例就会小很多。这个比例如何平衡?
对于每个人都是受益者的言论更显得不靠谱。每年审计出来的违规使用挪用财政拨款的案例那么多,阶梯电价产生的收益能到谁手里也就是个值得好好研究的问题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不仅是电价改革,我们的很多改革都显得太过超前:以往资金使用中出现的弊端和问题还没有得到却是改善的同时,却在想着怎么样使用更多的资金。怎么不让百姓担心?
某些部门的透明、公开、公正问题,才是目前改革的重点,而不是什么电价、房产税……问题。